常常听家长叹息:“现在的孩子难管教,过严了,孩子……;过宽了,孩子……”那么,家长如何掌握好教育、管理孩子的尺度呢?我建议您不妨对照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建议一:要有尺度,也要有温度。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好了再好,优了更优。殊不知,这样就会让孩子永远看不到进步的尽头,永远感受不到努力后的快乐。家长需要给孩子目标,也需要给孩子在向目标努力的过程中给予接纳、理解、宽容、鼓励和肯定。如果只是一味地这个不行,那个不许;要这样,不能那样,孩子就会经常处于被控制,被要求、被压抑的状态中,失去自我,封闭自我。建议家长不妨靠近孩子,轻轻抚摸孩子的肩膀;也可以微笑着,给孩子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在孩子情感确实需要宣泄时,给予适度的空间,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出口,让情绪、情感得到沉淀。
建议二:要“关注”,不要“关住”。
作家周国平说:“当孩子在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您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只有被尊重、被认可、被支持的孩子,才能激发出内心的创造力、内驱力和毅力。”关注孩子,就是关注孩子的成长,就是努力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正向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有梦想,允许失败……家长您不能时刻紧盯着孩子不放,经常用命令或训斥干涉孩子做事情;您不能眼中只有学习成绩,让孩子刷题、上托管;您不能一切都是您说了算,您来安排……没有了自由、自主的孩子,怎么会有自信?又如何会思考与创造呢?
建议三:要“求同”,也要“尊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孩子德性的培养,能力的提升方面的追求可以是相同的,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是不同的。家长您不能老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要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如何如何,永远要求孩子做“别人家的优秀孩子”。您要尊重孩子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长您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纠偏与归正,扬长与避短。
家长朋友们,教育、管理孩子没有套路可走,没有公式可用,关键您要读懂自己的孩子,做到宽严相济、刚柔并济,恰当的要求要提一提,激励的目标要引一引,出现的错误要纠一纠,点滴的进步要夸一夸,让孩子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找到成长的平衡点,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