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家长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有的时候怕什么就偏偏会来什么。其实,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叫“自证预言”。
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家长老是担心孩子这个,害怕孩子那个,甚至喜欢贬低孩子,长此以往,孩子的大脑就会产生“我很糟糕”、“我不行”的消极印记,并用各种行为去“证明”父母说的话,这样,不仅大脑会“变笨”,整个人生都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反之,如果家长笃定地告诉孩子:“你聪明又努力,学习肯定没问题。”孩子的大脑就会自动输入,不自觉地用行为证明父母的期待,从而脑子越来越好使,成绩也越来越优秀。因此,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进行“积极暗示”。
方法一: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
比如,把“别紧张。”换成“放轻松。”,把“不要有压力。”换成“慢慢来。”;再比如,把“看电视别那么靠前。”换成“站后面一点更好。”;再比如,把“不能老是落在同学后面。”换成“争取前进一点点。”等等。
方法二:,不攻击人格,只就是论事。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要东拉西扯,要做到只是就当天的事情进行交流、沟通,不能动辄攻击孩子的人格,尤其要避免用灾难式的句子。比如“你蠢得像猪一样!”“你太让我失望了!”“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孩子!”等等。
方法三:不尘埃落定,重正面鼓励。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动不动就对孩子说出尘埃落定式的语言,比如“你总是……”“你从来都是……”“你就是……”“我不相信你能……”而应该说:“我相信你能……”“偶尔一次失败不算什么……”。
家庭教育中,家长如果能学会不断给予孩子“积极暗示”,那么孩子就会在内心生长信心和力量,就会不断用行动去“自证预言”,从而拔节健康成长。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