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学生习作>内容详情

继承红色精神,收获无悔人生

发布时间: 2022-12-06 08:33 作者: 吴琳 浏览量: 1948 【公开】

宜兴市周铁小学六(3)班    王彦之  指导老师:闵捷

红色情怀源于对中国革命人的敬仰,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抗战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壮烈牺牲,年仅15岁。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是的,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人都在演绎着属于自我的故事,精彩或平淡、伟大或渺小、亮丽或灰暗、折射出不一样的生命色彩。那里面,一个决定的因素,就是你有着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历史的长河告诉我们,每一个星辰大海的梦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敢想敢做,锲而不舍,天马行空地想脚踏实地地走,最终收获圆梦的喜悦,同学们中可能已经有了或大或小的梦想,或想站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或想成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或想解决技术难题,祖国乡村振兴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世界的精彩往往蕴藏在未知之中,等待着每一位勇敢的探索者。不同的时代发出不同的呼唤,新时代少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让我们继承革命精神,在逆境中昂首阔步,国家命运同行,收获无悔人生。

(供稿人:周铁小学  闵捷)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