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喜鹊待人来》多么有趣的书名,我还没开始正式读书就被其标题深深吸引。作者李汉荣就在序言中说:“喜鹊”这名字真是起神了。见多了天底下的鸟,就发现只有这喜鹊该被叫做“喜鹊”。整本书,作者用他那生动活泼且富有诗性和哲思的笔调描绘了他巴山家乡和快乐童年。
牛是农家常见的动物,在作者眼中它是忠厚朴实的。它帮助人们拉犁耕地,作者曾骑在牛背上看过日落。作者虽用鞭子在牛的身上制造过伤疤,可它总是会原谅。此外,牛是一种懂得感恩的动物。它随意拉的牛粪使土壤更肥沃长出更多花草,这是它对大自然给予它草吃的回报。甚至多年以后,作者家乡生产的牛肉干能销往之外,牛的灵魂驻扎在每个人身上。
作者老家门前有一棵槐树伴随着作者的童年,作者亲切地称它为槐哥。作者小时候常在槐哥树荫下做功课和背书。每当作者愤怒和委屈时,作者都向槐哥倾诉。作者曾将自己幼时厌恶的人的名字和自己青春时暗恋有着青草气的名字都刻在槐哥身上,这些印记一直伴随着槐哥。我想,槐哥对作者的意义已不再是一棵普通的槐树。它的身上记录着作者的成长,记录着作者生命中最纯洁的一部分。所以作者在书中感激槐哥,它为作者保留了一个美好又易碎的童话。
读到《猪的赞美诗》那一章时,我心中不由起了疑惑。猪?猪有什么好赞美的?猪在我的刻板印象里一直是“懒惰”,“肮脏”的代名词。可是作者的老乡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是喜爱猪猪的,猪是整个家的经济来源之一。猪性格温顺,虽然它们生性喜欢干净卫生的环境,但待在又脏又黑的猪圈里它们也不会发脾气。猪拉的粪是很好的养料,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庄稼,它是农业的伟大功臣,同时猪也是位好妈妈。童年时,猪带给作者骑猪的快乐;长大后,作者赞美猪,赞美它将自己降级千万级于人并且死后将自己的筋骨,内脏,肉全都无私献给人类。猪做到了连神都做不到的事情,它用自己卑微的生命撑起了整个人类的文明!
此外,在作者的笔下溪水旁的荷田和稻田会窃窃私语;憨厚的土豆虽被土埋没但仍能长出壮苗苗;菜地里的傻瓜们天天躺在土地妈妈的怀里睡觉……对此,我不由地发出了“万物有灵”这一声感叹。而且不光我是这么认为的,作者和他家乡的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生长在广袤的蓝天下,脚踏着坚实的大地,四周都是秀丽的青山。他们受着最好的自然教育。在他们眼中,他们的一切都是自然给的,房子、食物、甚至是生命。所以他们感恩大自然,才会对周围的一草一木有着别样的情感,他们坚信自己死后会与万物融合在一起以一种新的方式生活在这世界上。由于不受外界世俗的干扰,他们受着从唐宋传来的文化熏陶,保留着原始的温情和古老的礼仪道德。他们流传着像五泉山般美丽的传说,起得地名也是极其有趣且接地气,如懒人坪、连二三湾、农家坡等等。作者的家乡不仅山美,水美,人更美。可惜,随着现代化城市铁骑的推进,原本绿色的土地被冷硬的水泥代替,清澈的溪流变成了臭水沟。童年的家乡永远成为了封存在柳木木板和草敦中的回忆……
现在随着高速的发展,人们的目光被高楼大厦挡住了,再也看不到城市外的天空;人们的鼻子被各种气味占据着,再也闻不到自然的花香;人们的耳朵每天都回响着那嘈杂的汽车轰鸣声,再也听不到那嘀啾的鸟鸣。人类似乎离自然越来越远,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现在的人们看待猪,牛,鸡都只是一群提供肉的牲畜,谁想过它们也是自然界的生灵啊!同时这个泯灭人性的时代使人们的心蒙上了一层灰,人们互相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会为了一记私利卷来卷去甚至尔虞我诈起来,那种古老乡村人之温情如今很难再见。
人类作为自然界芸芸众生的一员,势必要回归自然的。我认为这种回归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回到那一种简单的纯粹。所以我们心中要永远保持着那一泓清泉,它会帮我们洗涤被世俗污染的心,只是你会发现“好事总会来的”我们只需要等待。
宜兴市洑东中学八(1)班雷奥 指导老师徐乐益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