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六年,三十一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位孤胆英雄,怀着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无数问题来到了红色苏区,冒着生命危险,只为寻求真理。他是第一名进入红色苏区采访的记者。
四个月,他在那了解并体验了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生活,且爱上了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赤匪”。他探索红色中国,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在北平于一九三七年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向人们展示最真实的红色中国。
时隔多年,我打开这本红色经典,不禁被里面的事迹所打动。从斯诺朴实、幽默的语言中,我看见了一群鲜活、热情的革命者。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等;也对主要历史事件进行了叙述,像苏区教育(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西安事变等等。从他平实的语言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革命先驱的伟岸形象,对他们立志振兴中华民族,救老百姓于水火,避我中华亡国之祸的精神产生敬畏之情,也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揭示了国民党政府丑恶的嘴脸。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血的历史图册,它让我们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受尽苦楚,以无数条生命做代价换来的。它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以及红军领袖人物平凡而伟大的精神风貌。
书中记载的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令人激动不已: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老百姓对红军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战场上红军战士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感动了无数华人,也使外国人感受到了红军的革命精神。特别对当时中美两国人民投身反法西斯战争方面的合作及两国友谊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世界各国和中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吸引了白求恩、柯棣华等许多国际反法西斯战士到中国来支持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
这本书提醒着我们,即使身处和平,也不要忘记历史,牢记革命先驱曾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脊梁,为了百姓的安康冲锋陷阵,换取如今的幸福生活。
初二(5)岳佳沅
供稿人:周铁中学 钱跃军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