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捧着那本《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肖复兴通过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的大门。此刻,我仿佛已经脱离人间,转而飞进了属于肖复兴中学的回忆空间。
1963年,他正读初三。他所写的《一张画像》获了奖,然而惊喜不断,叶老先生为他修改了作文,并且在那年的暑假期间邀请肖复兴来自己家里做客。肖复兴见到了叶老先生后,就感受到了叶老先生性格的平易近人和作品的出类拔萃。读着这文章,我的心中也对此产生了共鸣。
文章中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让我印象深刻。。那墙爬山虎是那么的有生气,即使枯萎了,在肖复兴的眼里,还是那么的生机盎然。多读了几遍以后,我猛然发现,叶老先生的形象在我眼中是那么的高大,年事已高的他却还在文学这方面做出贡献。我虽不曾见过叶老先生,但每当我读这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叶老先生的和蔼,亲切,以及对文学的执着便跃然纸上。
昨日,我看到的是叶老先生对文学的执着,而今日看到的则是文学的崛起。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顺着绿绿的爬山虎的藤蔓,我仿佛看到了我那未来作者梦,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在书中,作者又抚今追昔,既有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又饱含对现代艺术的赞美,体现了艺术家的向往与追求。让我们在沉静中体会人生的况味,感受经岁月沉淀过的艺术的真诚,美好与感动。
而在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邂逅毕加索》。本文开篇就介绍,去巴塞罗寻找那毕加索的足迹,是作者一直以来的心愿。而作者因为人生地不熟,问了许多人才找到蒙特卡达大街。那地方,说是大街,但更像个胡同,窄窄的,石砖地板虽被岁月磨的极其光滑,却又高低不平。阳光的剥蚀和风雨的侵袭让周边的建筑都呈现出一片灰暗,有种阴凉幽静的气息。
深处的毕加索博物馆也是这样灰暗的建筑。外表的简朴让人都快认不出这里是举世闻名的毕加索博物馆。虽然表面十分简朴,里面却五彩缤纷。这是这座博物馆的风格,也是毕加索的风格。肖复兴去的那一天,人非常多,所以他很难做到认真地看看每一幅画。
展室里陈列的是毕加索晚期的作品,这里的作品似乎与毕加索早期的作品大相径庭,有一种浓重的陌生感。让人感觉他的变化犹如飓风过后,面目全非。但同时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透着稚气的毕加索,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世界的巨人的。
人品和作品都可以堪称为楷模的叶老先生,以及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让全世界都崇敬自己的画作的毕加索,他们都是我可以学习的榜样!
阅读书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宜兴市洑东中学七(1)班赵钰婷 指导老师:肖凤娟
投稿人洑东中学 徐乐益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