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姓名:徐琪月
家访教师:邵柯瑛
幼儿情况:孩子性格内向,喜欢与同伴玩,与老师没有交流
家访目的:徐琪月在幼儿园与同伴相处愉快,但是不喜欢与老师沟通,从家访中进一步了解幼儿个性和生活习惯,根据幼儿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家访过程:
来到月月家里后,月月妈妈和奶奶爷爷热情的招待了我们,看得出她们对孩子非常重视,我们也告知家长幼儿的在园情况,在一次折纸活动中,老师示范后,月月怎么都折不好,我鼓励她再试一次,还是没有成功,几次失效后,她彻底把折纸撕坏了,哭着对我说:“怎么都折不好,我的纸都坏了,我不想折这个,太难了。”
月月妈妈说:“我们在家里时,都是以她为中心,什么事情都听她的,知道她比较敏感,好胜心强,但没想到她的承受能力这么弱。
我告诉月月妈妈,让她们别着急,现在很多家庭,都存在着以孩子为中心的现象,月月小朋友在家时,家里人都护着她,把月月放在第一位,在教室里,老师时常表扬的孩子,所以月月的心里承受能力就会变弱。作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挫折教育意识,认识抗挫教育的重要挫。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先做到共情,给予理解和鼓励。不要因为失败而去责骂孩子,也不要过渡的给予保护,懂得适当放手。
孩子的专注力还需要好好的引导,可以找一些她感兴趣的事情,让她去做,在她专注的时候不要打扰,影响她,这样有助于提高他的注意力,月月妈妈点点头表示非常赞同。此外我还向月月妈妈反应了幼儿挑食以及吃饭慢的问题,询问月月妈妈平时是不是在家喂着吃的,月月妈妈点头表示是这样的,我告诉月月妈妈孩子不喜欢吃的蔬菜,可以在家换多种方法,可能让幼儿们喜爱。同时在家也多鼓励哟幼儿多吃蔬菜和水果,总体来说,本次家访,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了解了孩子,同时也获取了家长的信任。
原因分析:
与家长交流中,我们发现幼儿平日跟老人一起生活,父母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孩子在家里很活泼,老人也会事无巨细地照顾好孩子。遇到困难时候,老人总是第一时间帮忙解决,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差,一旦没有了帮助,孩子就会发脾气,哭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效果及反思:
给家长的建议:独立是一出生就开始的旅程,勇敢尝试和感受后果才能更好的成长。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对孩子各种的包庇。事实上孩子的能力没有那么柔弱。我们可以在安全的前提,给予孩子更多的尝试。敢于给孩子尝试,才能帮孩子去拓展能力,获得独立的自信。我们要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独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孩子学习的过程。每进步一点点,孩子就离独立的里程再近了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把目标分解、细化,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会增强孩子的能动性。循序渐进,我们就像一个脚手架,帮助孩子每一次自己多做一点点,不知不觉孩子的独立性就变强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多多注重孩子的参与感。
同时也需要多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每周给孩子一个小任务,增加互动性。
(供稿者:高塍幼儿园 张悠)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