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姓名:姜诺心
家访教师:杨佳丽
幼儿情况: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姜诺心对成人的依赖性还是强的,经常遇到困难表现得很害怕,容易放弃,在学习活动中不怎么发言,自信心不足。
家访目的:
1、了解幼儿在家的整体表现,和家长共同建立今后的教育方式和目标。
2、告知家长幼儿在园的整体表现,让家长有所了解。
3、针对幼儿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其动手能力,克服畏难情绪。
家访过程:
对于姜诺心的情况,我跟她的妈妈进行了探讨。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姜诺心家中还有位老人,老人看护孩子较多,且总认为孩子还太小,有些事情还做不了,于是会帮她做,导致孩子缺乏动手的机会。只要说“我不会”,家人就会马上帮助她。母亲意识到孩子这样是不好的,每次说“我不会”时,就会采用严厉的批评这样的教育方式。而父亲比较忙,下班回来就想跟孩子好好玩一玩,忽略了习惯的养成。
分析原因:
事实上,孩子在这个时期的不自信,很可能是父母造成的。本来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走向独立了,这时他喜欢用“我来”“我会”“自己做”等语言表达,这是自信心的最初萌芽。可是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过多,使得孩子失去了动手的机会,导致孩子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缺乏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后在做其他事的过程中,一旦遇困难,他们就会用“我不会”来敷衍了事。
另外一种情况是,有些家长也会用严厉的批评,甚至是打骂的方式来教导孩子。不良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太多的“我不会”孩子,因此,想要让孩子说“我会”“我能”,家长首先要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让他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效果及反思:
在家访过程中,我反复强调了家校配合的重要性。只有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我鼓励家长多与老师沟通,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我也表示会定期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或家访,以保持信息的畅通。
同时,我也告诉孩子的妈妈,在家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正确面对失败。如果孩子独自克服不了困难,父母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并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免造成孩子过分紧张影响身心健康;当孩子因遭遇失败而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甚至是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聪明的孩子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继续努力。父母的肯定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孩子在主动做事时,充当了重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内心就会得到满足。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