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教师作品>内容详情

我的育人故事

发布时间: 2024-11-11 10:35 作者: 吴琳 浏览量: 1241 【公开】


在这个流量霸屏的年代,有人说,“花无百日红”是一种常态。但在教育界,却曾经有这样一场演讲,跨越百年依然在发挥着影响力。这个“超级流量”现象的制造者,就是著名的教育家梁启超先生。

从历史课本中我们知道,梁启超曾经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政治家改行做教育,跨度有点大,可能有人会质疑,这样的人能把学生教好吗?

然而,历史的真相是,梁启超的教育非常成功。不但桃李满天下,培育出梁实秋、徐志摩,蔡锷这样的弟子,还被公认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他家中子女九人,也全部被他培养成了国之栋梁: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的奠基人,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小儿子梁思礼成为火箭专家,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梁启超子女的成才与梁启超自身的表率作用分不开。他对学生及子女的教育不仅仅是言传,更是身教无形的教育。如果说言传是有声,那身教就是无声

我认为,为师之道正应将无声有声相结合,以无声有声

我所在的小学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每层楼尽头设置了一个小型书吧,又在每个教室后面设置了图书角。起初,我让学生们积极带书,充实图书角。一周过去,图书角的书仅有不到1/4的量。按理来说,一人带一本,怎么也得摆满一格才对。带着好奇心过问了学生,学生告诉我,曾经带来学校的书总是易丢失,并且偶有借阅者乱涂画的现象,导致他们不愿意带书来。于是,我设定了图书角新的管理方案:对每本书进行编号并登记,依次排列;在班内设置图书管理员,每本书的借阅都需登记并规定好借阅期限。新的管理方案出来后,学生都开始积极带书,很快充实了图书角。

图书角充实后,我很快发现学生平时的阅读热情并不浓,平日去借书看的总是那么几个爱好阅读的学生。于是,我从家中挑选了几本书带去学校。上午,我在全班孩子面前拿出我带来的书,并贴上编号贴放在了图书角。下午,我又在学生们的众目睽睽下,去图书角挑选了一本学生带来的书,并在图书管理员处进行了登记。

从那天开始,去图书角借阅图书的学生开始逐渐增多。偶尔上课时,我会拓展延伸一些最近阅读的内容,并尽量做到以图书角的书为主要交流对象。刚开始,学生会因为好奇心争着去读那本被提到的书。渐渐地,学生开始化被动变为主动,主动去借阅书籍。下课后,常常有学生会来找我,向我介绍自己最近看过的书或是与我交流共同读过的书。这是令人欣喜的转变!

现在回想起来,我庆幸我当时做好了那个表率作用,我没有在学生的行为不符合自己预期时选择放弃,那将会错过他们的成长。

梁启超说:“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是在唤起趣味。”教育是等待,是坚守,是热泪盈眶的伟大。教育需要从自身出发,结合实际,让自己走进学生当中去;教育不仅仅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为师之道,在于无形的教育,在于以无声胜有声。

宜兴市周铁小学 史凌云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