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白雪
学习时间2022.9
读书名称:田野课程架构与实施
内容摘要:
《田野课程架构与实施》是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的田野课程研究进程中的又一研究成果,通过对这本书的拜读,对田野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充分感受到了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教师们对幼儿教育的那份执着追求,对田野课程研究的坚定意志,知道田野课程取得的丰硕成果均来自于太平巷幼儿园老师们共同的实践研究,它的基本理念是“真实、参与、现场、开阔、清新”,核心在于深入儿童内心,真正促进儿童身体和精神的成长。
在田野课程的实施中,现场是田野活动的关键所在,它是由一个或多个情境所组成的,是田野课程中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动态的情境网。现场是感性、鲜活的,是一种与幼儿的核心经验相关的材料及相应的情境的呈现,它蕴含着幼儿当前最需要的知识经验、技能及情感。因为现场是幼儿真实生活的场所,广泛存在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幼儿随时随地都在与“现场”中的人、事、物发生着认知冲突,并以此建立新的经验。
由此可见,田野课程从理念到内容的选择再到学习的场所无不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着,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机会让幼儿了解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并与生活中的人、事、物发生各种良性互动,从中学会解决与生活相关的真实问题,获得真实的体验,丰富生活经验。
田野课程参与的主体是多元的在其他的课程开发中参与的主体比较单一,容易造成教育只是班级老师的事,与其他人无关,家庭、社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幼儿园的课程无法深入每个人心中,教育的一致性与协调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在这样的课程实施中,幼儿的学习是被动,消极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而在田野课程中,幼儿园教职工是建构主体,幼儿是学习主体,家长是支持主体,社区人员是协作主体。他们共同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参与情境的创设、课程的审议、资源的支持与支持……同时,也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成长。在这样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每个人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共同促进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合实践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从田野课程反思我们,其实我们幼儿园目前所开展的珍珠文化园本课程其实也是崇尚让幼儿的学习更贴近生活,关注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关注孩子的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我们的小小护卫队活动,我们的消防队之旅活动,我们的种植系列活动,也都为孩子们提供了真实的现场,真实的情景。
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也存在着一些疑惑,书中介绍田野课程的框架结构部分,图示显示课程内容包括主题活动、领域活动、生活游戏活动三部分,文中说到,主题活动是田野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领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补充,游戏活动以及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主题活动和领域活动的重要实施载体。光看书我并不能清晰地了解太平项幼儿园具体实施课程的方式,反思我们目前所做的,我们现在是以《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的主题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育珠集园本活动课程》作为主题活动的重要补充。我的困惑就是我们如何来平衡好目前的这两本教参,让孩子们的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粗略的阅读也只能有粗略的感悟,今天就先分享这些,以后在细细研读,感兴趣的以后也可以一起研读,一起感悟,一起分享。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