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可接触到的最真实、丰富的学习环境就是大自然,在自然中进行学习,既是幼儿当下的需求,也是他们进行生活、学习与游戏的重要方式。可是如何去帮助幼儿在自然中的学习取得最优化呢?课程游戏化与它有着一定的链接关系,将课程游戏化融合在自然中学习的过程,能够在各个环节“隐形”地渗透知识和技能,让孩子在自然中得到灵魂的滋养,真正地从师生互动中获得快乐,在自然里感受到情感的联结,在我看来课程游戏化是引导幼儿在自然中学习的最佳途径。
比如在引导幼儿体验与观察园区周边生态环境中感知一草一木、一桥一物中,如果只是单纯的看那对幼儿来说便是表面且没有价值的,在这时结合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把看转为玩,转为记录的过程,那我们便可以让幼儿收获更多。在一次观赏秋天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秋天的发现一直在表面上,并没有什么深度的体验,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独特的色彩,教师请孩子做了一个秋天的色彩收集卡,请孩子们在周边环境中和秋天色彩手机卡对应的各类植物。在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到了秋天的烂掉的落叶、金黄的落叶、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凋落的花等,在这些材料的对比中,他们觉得秋天最多的色彩是不同程度的灰色与黄色,绿色和红色次之,而蓝色、紫色则几乎看不到。结合这个现象,他们十分好奇,谈论起了这背后的自然规律,原来植物生长也有自己的周期,就像我们人类一样。于是,在自然中的学习就结合一个小小的任务变得多层次了起来,调动了他们的多个感官。当结合课程游戏化精神,用探究线索代替固定教案时,我们能够发现更多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和更自由的教育可能性,而不是被所谓的完美计划蒙蔽了眼睛。
课程游戏化注重幼儿玩的过程,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有利的成长环境和诸多的机会。做游戏,就是机会的一种。在大自然中,利用简单的自然元素做游戏,更是自然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引导幼儿探索春夏秋冬的自然事物中,我们在春天请孩子去挖刚刚松动的沙子开展寻宝和搭建游戏,把小土坡当成小山练习爬行与攀登,把一些树干当成独木桥锻炼平衡能力;在夏天有条件的话可以收集青蒲编制成蜻蜓、小兔子等物品,玩《赶蜻蜓》、《赶兔子》等游戏;在秋天我们可以利用秋收的玉米制作沙袋,玩打沙袋的游戏。利用收集的红豆、玉米。大米、小米做各种粮食画稻草。利用爷爷奶奶家的稻草,做成草球等;在冬天我们可以结合冬日里下的大雪,打雪仗、制作雪雕、玩运雪游戏。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与自然接触,生成了对自然物的认知能力。当结合课程游戏化精神,用玩的视角去自然中学习,可以帮助幼儿通过感官体验、观察探索、创造思考,提升幼儿的知识技能与情感,让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方式,发现了关于植物的很多宝藏,推进每个孩子的成长。
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在自然中进行学期的有效载体,它让玩与学变得相辅相成,不仅能使幼儿直观感知自然、对自然形成更全面的认知,还能在丰富的物质变化中提升幼儿的个人对环境的综合反应能力。探索自然界动植物,领略不同,发现他们的更多秘密。
供稿人:周铁镇幼儿园 周艳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