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教师作品>内容详情

【今日春分】溪边风物已春风

发布时间: 2022-03-21 09:03 作者: 余娟 浏览量: 2687 【公开】

卷首语

四季分明的古镇桃溪[1],在诗词书画间流淌,“二十四节气的图卷沿途展开,一首小诗绽放着春分红杏闹枝头的春意,一张相片凝结着桃溪河畔的蒹葭白露,一曲小令传唱着梨花风起的清明,一幅题字书写着立冬寒窗好读书的精气神。这里是桃中人共同研学的诗词空间,在一路向美的风雅诗意中,亲近家乡自然风光,知晓时空节令更替,于春秋故事中博闻,在山川草木中成长,传承着质朴豪迈而又含蓄内秀的桃溪文脉。

【起】 仲春之朔近春分

初三(8)班  卢宇旸

春分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故为春已过半。这一天,太阳的位置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持续时间几乎相等,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过后,太阳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故农谚有云: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在北方,到了春分,才真正是春天的意味。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踏莎行》一词里曰: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大都进入了明媚的春天。此时,春雨淅沥,万物勃发,各种花草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小溪欢歌,燕儿呢喃,大地焕然一新,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春分有哪些习俗呢?欧阳修诗云: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最要紧的,是趁着大好春光,纷纷走出封闭已久的家门,拥上草色青翠、山花烂漫的野外踏春。人们脱掉臃肿沉冗的冬装,换上轻盈华丽的春衫,三三两两结伴踏青寻春,放松心情。不仅踏春赏景,还要郊游出行,访亲问友。唐代诗人杜牧《村行》中咏道: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春分之时,杨柳依依,春雨濛濛,一派大好春光。披着蓑衣的牧童愉快地唱着歌儿,竹篱茅舍旁隐约现出农家女儿窈窕身影。冒雨踏春的诗人敲开老友的柴扉,脱掉淋得半湿的衣衫,主人热情地迎迓,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多么明丽的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画呀!

初三(7)班 丁俊毅 拍摄于 牛犊山公园

【承】 新晴绣得春分晓

初三(8)班  单心缘

《春日》

【唐】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初三(7)班 宋佳乐 摄于 善卷洞

(二)

初三(7)班  陈思瑶

初三(8)班  赵泽州  制作

《癸丑春分后雪》

【宋】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赏析:

原本应该暖和的天气,却反常地下起大雪,这让诗人不禁怜爱起被打落的桃李,以及他自身所处的人生困境。诗人从雪花不按照时节下,联想到破坏现实世界和谐的不合情理的人与法。诗人希望新党旧党能够就事论事,为民谋利,而不是分帮立派,祸国殃民。诗人敏锐捕捉到新旧党争战已经来临,可是他却没有做好准备,最终陷入乌台诗案的悲惨境地。

初三(8)班 严渝婷 摄于 龙池山公园      

(三)

初三(7)班  张筱琦

初三(8)班 王彦茜

《踏莎行》

【北宋   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赏析:

春雨过后,天空放晴,春分天气,一派好风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画梁之上,刚归来的燕子,出双入对。玉笼里的鹦鹉却在发愁自己孤独眠睡。

薜荔香草爬上了墙面,莓苔绿藓铺满了地面,远处的青楼断断续续地传过来清丽的歌声。想起过去的事情不禁沉默无言,眉头紧皱,远山眉色变成了青绿。

初三(8)班 赵一 摄于 金张渚市民广场

【转】  溪边风物已春分

初三(7)班  李冰芸

初三(7)班 李冰芸

初三(7)班  马梓馨

初三(7)班 马梓馨书、画

初三(8)班  徐筠瑶

 初三(8)班 徐筠瑶

初三(7)班  冯悦扬

初三(7)班 冯悦扬

初三(7)班

钱孜恒

初三(7)班钱孜恒 制作

初三(8)班  邹佳琪

初三(8)班 邹佳琪

初三(8)班  杨小乐

有滋有味的春分

初三(8)班 杨小乐分享

春分节气习俗一:竖鸡蛋

传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来庆祝春天的来临,如今这一中国习俗已成为世界游戏

春分节气习俗二:放风筝

古人认为,放风筝表示着对生活的美好祈盼。正所谓草长莺飞二月天春分时节春光明媚,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啊!

春分节气习俗三:粘雀嘴

春分这天吃什么呢?相传春分这一天家家要吃汤圆,而且还要煮些不用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的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以防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节气习俗四:吃春菜

在中国岭南的一些地方,春分日还有吃春菜的习俗。

春菜就是一种野苋菜,在春分日,人们不约而同地去采春菜,将采回的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正所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春分到来之际,面对万物萌发,人们自然要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了。

最后,以此祝愿大家2022平安健康。

【合】已过春分春欲去

卢叶红

感谢同学们的分享。通过本次春分节气的研学活动,我们了解了春分及其习俗。欣赏了单心缘的《春日》,感受到了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朗读了苏轼的《癸丑春分后雪》,不禁让人怜爱起被打落的桃李,以及作者自身所处的人生困境。欣赏了欧阳修的《踏莎行》,领略了春雨过后,天空放晴,春分天气的无限好风光。大家通过朗读,赏析,绘画,书法,摄影等多种方式,了解春分,畅谈春分,这次研学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

 初三(8)班 盛梓钰 摄于 凤凰村青梅园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让我们一起来期盼春分的到来吧!

桃溪二十四节气研学活动任务单

结合同学们的自评互评,老师为本次活动打了分,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 能加强译、赏、书,提升语言审美力。

 

(供稿人:宜兴市桃溪中学  余 娟)

初三(7)班 钱孜恒 摄于 张渚红汕坞

后记

1]红汕坞:红汕坞原为明代进士、兵部右侍郎何士晋所建的别馆,后毁于太平天国之乱,2014年重建。新建的西园占地面积70余亩,为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是宜南山区综合旅游的一个亮点。红汕坞,树人邬,夹在中西间的水墨世界。

2]龙池山:龙池山位于宜兴市城南35公里处,建景始于宋代,重建于明代。

这里为江苏省森林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众多,有天然植物王国之称。

山上不仅有著名的景点龙池庵,而且举目远眺,可见浩瀚太湖风帆点点。

(供稿人:宜兴市桃溪中学  余 娟)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