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教师作品>内容详情

依托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2-25 09:19 作者: 徐乐益 浏览量: 3136 【公开】

摘要:宜兴市洑东中学紧紧依托浓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充分挖掘兰山文化的内涵,提炼兰山文化精华——兰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办学理念“让校园充满温情与馨香”,形成校训——“清雅似兰,稳健如山”,校风——“至纯至正,自信自强”,体现了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既抓好显性的兰文化环境建设,更注重校园文化隐性的精神塑造,促进学校的发展。

关键字:校园文化     学校发展

一、渊远的兰文化历史溯源

先贤孔子说:“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这一句话拉开了兰文化的开篇,兰花因而被称为“文人之花”和“人格之花”,儒家思想植根深种。儒家思想的目的是通过道德教诲来达到使人格、品德不断完善的目的。当然,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观点在不断的进步,在完善品德追求个性化的今天,人们更加追求人和自然的统一,在思想上追求个性的解放。孔子时代,颂兰为“王者香”、“香祖”。又有“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嗅其香,与之俱化也”的比喻,是崇尚真善美的确切表达。“丹之所藏者亦,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胜其所处者焉。以芝兰之香君子美德,强调了道德的教育感化作用,体现了儒学重社会功用的特点。兰的清香幽远合君子德行的高贵雅洁,不媚流俗,孔子在兰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兰的文化意象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及以直观、清晰地表达。

兰花的花朵不似传统花卉那般张扬外露,骨子里却给人一种清雅之气。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和我们中国人所推崇的中庸价值观不谋而合。这也就有了屈原长诗的赞叹以及孔老夫子“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穷困而改节”的高度褒奖,“兰当为王者香”给兰花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文化地位。以兰品比喻人品便成了中国文人评价体系里最为重要内容。

二、显性的兰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校风纯正,教师爱岗敬业,学生质朴向善。近年来,学校依托地域特色,挖掘、提炼校园文化,实行质量立校、文化兴校,发展师生,全面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在校园主干道的醒目位置,竖立了高大的文化石,正面镌刻“清雅似兰,稳健如山”八个大字,背面镌刻精神内涵的简述。围绕校园文化石,以主干道为主,向两旁辐射,合理布置校园文化环境,凸显兰文化主题。在校园主干道右侧布置文化橱窗,张贴着师生书画作品和“文化标识”、“文化之源”。

在主干道的尽头,学生的活动场所,设置了“书香兰苑”文化长廊,布置“名人与兰”的故事,凸显了“以兰言志、以兰正气、以兰雅行、以兰怡情”的兰文化建设目标。在学校的各个楼道张贴与兰文化相适应的格言警句、咏兰诗词和师生兰文化“十字绣”。楼道间还精心布置了两个开放性书吧;在适宜兰花生长的园地与花坛内遍植兰花,增设环境保护标语,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增强环境育人功能。

学校建筑物围绕兰文化精神来命名。办公楼命名为“至正楼”,寓意为为人师表;教学楼命名为“至纯楼”,寓意为人格健全;实验楼命名为“至真楼”,寓意为追求真理;综合楼命名为“至善楼”,寓意为合群相处。目前我们正在布置和打造的是班级兰文化。

三、隐性的兰文化精神培育

积极开展兰山寻兰、挖兰,校园种兰实践活动。购买有关兰文化的书籍,丰富兰的知识,增进对兰的了解,感受兰的品质。

开发校本教材——《石兰花发满晴川》,办好校园文化刊物——《石兰苑》,加强对兰文化的研究,展现师生的风采;以一书一刊为依托,开设好地方课程。

学校以文学社团《石兰苑》为阵地,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定期开展名著阅读竞赛、读书征文、美文赏析、国学讲堂等活动,让学生在兰文化的熏陶下健康茁壮成长。

每周在学生中评比行为方正、积极进取的“兰苑之星”,在国旗下讲话时进行表彰;“国旗下讲话”全体师生吟诵兰文化精神,以期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育人效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做一个纯朴至善的人。

学校积极创办校园兰文化艺术节。师生搜集兰花,举办兰展;开展兰文化知识竞赛和兰文化诗歌朗诵活动;举办以兰文化为主题的书画评比活动和征文竞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身才艺的舞台,在品兰学兰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兰花,感受兰花的精神和品质。

学校开展跑操运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学生在校园跑操运动中,以班级为单位,高喊奋斗口号,在慢慢的文化浸润中,提升自己的品质。

“至纯至正”为目标,加强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开展“咏兰品兰,雅言正行”的主题教育。每个年级都制定自身的奋斗目标,使学生具有明礼诚信、谦和宽广、关爱他人的高尚品德,成为循规蹈矩、遵纪守法、行为方正的好公民。学校德育处每学期开展兰文化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得感悟。

“至纯至正”为目标,加强师德建设,铸造新的师魂。培养教师追求一种远离尘世的喧嚣、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每年进行青年教师演讲活动,教师基本功大赛,评比魅力教师,以此促进教师的发展。

四、文化兴校促进学校的发展:

学校有没有发展潜力,关键看教师,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好学校的最大保障。学校一如既往开展校内外研讨,为教师提供一切学习机会,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一是借助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的初中学校教学调研的机会,带领教师学习宜兴市“好课堂”标准,通过学习,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改变课堂教学理念,变“我教”为“他学”,并在校内听评课中尝试应用,不断锤炼教师上课水平。二是积极争取承办市级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为学校争取展示舞台。本学期我校承办了全市英语青年骨干教师第三次培训活动,外校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给我校的英语教师拓展了眼界,活动举办得很成功,得到研训员高度好评。三是积极开展联盟校交流,通过开展联盟学校集体教学调研、备课组考试质量分析会等一系列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四是积极参加市级各类教学比赛,以赛促教,提升水平。本学期我们的教师参加了无锡市学会的语文优质课评比,参加了市级“三优化”大比武,参加了市、镇两级主要学科教师命题比赛,参加了各级各类论文评选,辅导带领学生参加了各项竞赛。所有的活动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能力。

投稿人洑东中学  徐乐益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