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心灵聊吧>内容详情

“乖乖女”为啥变化这么大

发布时间: 2022-11-11 15:13 发布单位: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浏览量: 3375 【公开】

  萍萍今年17岁,高中一年级,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优秀,非常听话,是个不需要父母操心的乖乖女。可刚上高中不久,妈妈就发现,原来的乖乖女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令人头痛的事接踵而来。萍萍的脾气变得难以捉摸,动不动发脾气。每天在卫生间总要待上一个多小时,不是挤痘痘就是一遍遍地洗脸,浪费了好多时间。手机上的短信每晚12点后还有,成绩开始大滑坡。父母没收了手机。可没想到的是,萍萍居然用别人的名字,自己偷偷买了个手机,还藏在了同学处。

  萍萍的这些大变化让父母头痛不堪,谈心、约法三章,爸爸甚至还动手打了萍萍,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哎,怎样才能让孩子回到正常的轨道呢?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也很普遍,因为孩子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家长要找到孩子发生大转变的真正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我觉得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孩子进入了青春期

  每一位教育者(包括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表现。在《儿童研究读本》中,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告诉大家,所有的新生命从降生的那一刻起,要做这样几件事情:0到7岁,生命要发现和创造自我;7到14岁要形成和建构自我;14岁到20岁要发展和扩大自我;而从20岁到30岁,要实现自我;30岁到40岁要完善自我;40岁到50岁要穿越自我;50岁到60岁,要发现道与自我的关系;而到70岁时,实现与道合一。终于,自我跟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产生连结,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状态。

  了解每个人的成长规律,也就不难理解孩子的各种表现。孩子进入青春期,每天在镜子前横照竖照,不停地挤压脸上的痘痘,关注自己的脸、穿着,这正是进入青春期的表现。有时特别不听话,家长要她往东,她偏要往西,家长认为的正确做法,她却执意不听,这就是青春期的叛逆表现。了解孩子成长的特点,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教育者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张弛有度,从容应对。

  让孩子健康用手机

  手机、电脑、ipad的出现,让好多孩子迷失了方向。教师、家长总是用“不准、不允许、禁止”等命令式的语言去管理。案例中萍萍深夜和同学发短信,她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白天魂不守舍,学习心不在焉。家长没收了她的手机,可令家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居然省下吃午餐的钱买了一个新手机,还瞒着家长。因此简单的没收并不管用,相反让孩子走得更远。作为教育者与其费尽心思去“堵”,还不如寻找契机恰当地“疏导”。家长应该通过找孩子谈话、写信等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事实上,让孩子正大光明地使用手机,反而孩子也没有了那么多的秘密,孩子往往对越神秘的东西越好奇,堵不如疏。

  搞清孩子真实想法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一两次谈话并不能改变孩子存在的问题,对孩子的教育需要等待。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不要急于批评,我们需要等待。等待一定的时间,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孩子的真实想法,千万不要被一时的气愤冲昏头脑,错怪孩子,做出后悔终生的行为。

  等待是一种心态。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犯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面对孩子的错误为师为人父母者不必惊慌,要以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处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做到摘下花朵而又不使露珠被抖落,需要多么地小心谨慎……”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不当的教育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因此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再三斟酌,这需要时间,需要等待,等待让我们想出最合适的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最恰当的教育。

作者:王英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