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心理辅导>内容详情

秦苗苗 浅谈特殊儿童的心理教育

发布时间: 2023-12-03 19:49 作者: 陆俊龙 浏览量: 3159 【公开】

浅谈特殊儿童心理教育

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 秦苗苗

【摘要】特殊儿童不仅指身心缺陷的人,还包括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本篇文章我所要探究的对象就是指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治疗的儿童,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性格形成的起点。对于教师而言,高效的家校合作有助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那么如何进行基于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德心理治疗也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心之一,心理治疗的基础就是树立与特殊儿童的平等沟通从而进一步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关键词】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家校合作;身心健康

 

1、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现状

小学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必须要及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预防与控制,如果心理出现问题,否则不光是学习受到影响,更主要的是将来无法适应社会,甚至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特殊儿童更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事物的好与坏,去衡量父母或老师或同伴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所以,想要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顺利的沟通,需要我们成人放下自己的高姿态,把孩子摆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这样才能进行有效而顺畅的沟通。

作为老师,在与特殊需要学生沟通时。一定要创设良好的沟通范围,让学生感到舒适和安全,与学生建立平等交流的关系,拉近心理距离,用心倾听,巧妙的引导。

那是一个很聪明的男孩,然而他总是成为教室里的“闯祸者”,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提到他都是眉头紧皱。对于老师来说,用心准备的课总会因为他突如其来的捣乱变得混乱,对于同学而言,调整好的学习状态总会因为他的怪异行为而变得浮躁,就是这样一个让老师头疼的孩子这学期带给了我极大的挑战。我相信每一个特殊性格的形成都并非偶然,因此观察他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工作。

在教室里,有一位王同学与他关系极好,两人都是自己上下学,于是放学后回家的路上就成了他们玩耍的乐园,两人在路上总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愉快小插曲,王同学的头也几次被他失手弄出大包来。王爸爸知道自家孩子也调皮,所以从未追究过此事,但我认为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为了其他同学的安全,改正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变得刻不容缓。

想要教育好此类特殊学生,家校合作非常关键,于是乎我与他的母亲取得了联系。他的母亲因为工作关系也是经常缺席孩子的日常教育,对于孩子的行为,她表示自家孩子确实调皮,并且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的工作。由于疫情防控和他父母经常不在宜兴,因此我们的沟通主要是通过电话或者钉钉,我们也约过面谈。在交谈中,我也了解了他的家庭的情况。父母工作较忙,他主要和妹妹在家跟随奶奶,奶奶精力有限,也只能顾到他和妹妹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习惯上确实是无力教育。

一次沟通得到他父母的支持后后,我也对教育好他有了信心。并且也和他三年级的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取得了联系,了解他之前的情况。发现似乎是缺少父母的管教使得他变成这番让人头疼的。。

我感受到他似乎不会自己做调整,所以我觉得我必须帮助他。我刚开始尝试过严厉的批评,但作用不大,其实就是敷衍式的答应不再发脾气。过后就会忘记自己的承诺。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用一种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平等地对待,彼此尊重要进行朋友般的对话。

由这样一个典型事例可见这部分特殊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自卑压抑导致的焦虑敌对,他们的情绪常常表现为敏感,易激动,常常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或者是同学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而无端猜疑,甚至无端发脾气,甚至故意欺负同学和扰乱课堂秩序敏感易怒导致与周围人关系不好,周围人都不愿意和他们玩,然后导致他们赶热闹更加敏感,这其实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想要终止循环,就要从根本出发,那就是进行心理的疏导,缓解他的负面情绪.

二、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疏导和教育策略

(一)赋予关爱并且给予帮助

帮助特殊需要儿童的根本是从环境出发,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成长环境。对于这些性格上特殊、心理比较脆弱的孩子而言,原因很可能来自他们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受到的伤害,这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作为班级和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可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努力争取家长的合作。首先,为他们找到问题的关键,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比如:很多特殊儿童的家庭不够幸福,甚至在家中经常遭受到言语或肢体暴力,作为老师我们就要正确引导,并积极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长。用“爱”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其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给他们更多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王同学本来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家庭中,但自从母亲生了一场大病后,一切都变了,温柔顾家的母亲变得冷漠,忙于工作的父亲几乎不在家,父母间不可调节的矛盾越来越多,王同学一下子变得古怪起来,不爱做作业,就爱闯祸,课堂上永远都在发呆,私下同学们对他也是哀声怨道,今天这个人被他欺负了,昨天那个人被他欺负了,似乎就是一个随时随地会与其他人发生矛盾,并且每一次犯了错误后找他谈话,他总是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所有责任都怪在别的同学身上,俨然一个“受害者”模样。面对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性格的变化肯定是与家庭有关的,面对他时,我总会让他坐在我身边或者站在我身边,然后轻拂他的肩膀,让他平静下来,然后引导他说出真相,并在谈话过程中不时传达出我对他的喜爱.很信任他,慢慢地他也开始信任我,在我面前总是一个小绵羊的形象,上课也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二)重建自信并且消除自卑

这些特殊儿童其实就是儿童行为障碍,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以鼓励为主,从而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教室里的行为障碍学生,我们要他们学会心理调节,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也要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生活重心应该放在学习上,从而让他们产生动力。也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不断肯定他们的进步,消除自卑心理,从而重建自信。

以前我们总认为只有肢体或者智力不够健全的孩子才需要我们的特殊对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为性格有缺陷的孩子越来越多,这部分孩子也是需要我们的特殊对待。自信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必要条件,很多孩子都是缺少自信的,这与我国的传统思想有关,中国的父母总是不爱说鼓励的话,并且喜欢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这是需要改进的,包括我们老师也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三)感受温暖并且参与活动

对于行为障碍的孩子而言,温暖的教育很重要,要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于他们而言,自身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会远离群体,将自己封闭起来了,封闭后也与人群变得疏远,恶性的循环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群体活动,并鼓励班级里的同学多多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同学、老师、班级的温暖,从而以积极状态建立珍贵的友谊。

(四)提高包容心并且调整心态

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效果,要多注意孩子和心理的情绪。对于不同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指引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教师也要多和孩子家人特别是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有爱的家庭。让孩子忘记那些不快乐的回忆,让孩子感受到比父母在一起时更多的爱。在孩子最敏感脆弱的时期,父爱母爱都不可缺少。另外,孩子对世界上所有的事都不敢兴趣,对周围的人都存在敌对心理,这种心态必须调整,要试着包容世界,正确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人与物。

(五)给予平等的关注与爱,让他们从心底接纳自己

周围的人和事都只是治愈行为障碍儿童创伤的外在因素,爱自己、接纳自己才是治愈创伤的最好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教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尊重和相亲相爱,也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的价值,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一来,他们这个特殊群体的孩子的心理才会变得越来越健康。

 

三、结语

社会是解决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的外界因素。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这批孩子,为他们营造和谐友爱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消除自卑,重建自信。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多组织群体活动,促进他们广交朋友,同时借助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包容心态,给予他们平等的关注和爱,最终接纳自己。想要培养出自信优秀的孩子,需要给予足够的安全,经常鼓励,家长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做榜样,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露.6+10=成长——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众心理学,2019(10)

【2】李艳香.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单亲家庭孩子心理教育策略研究【J】.教师,2019(22)

【3】曹建明.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J】.家长,2021(11)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