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心理辅导>内容详情

爱字当头,建构“阳光班级”

发布时间: 2021-12-21 15:26 发布单位: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浏览量: 3135 【公开】

                     宜兴市行知实验学校 仲海燕

摘要】“阳光班级”的建构需要我们用爱来感化和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温暖与体贴,并将这份爱化作自身奋斗的动力,这是身为班主任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文中,针对建构“阳光班级”的教学目标,以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教学理论为指导,从四个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爱满天下;阳光班级;班主任教育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观点之一,对初中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就会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蹲下沟通,平等交流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教育中的突破难点。由于角色的划分,学生在心里很自热地会对教师产生一种畏惧感,恰恰是这种畏惧感将师生的距离变得遥远。即使是初中生,他们的内心也本能地愿意与自己亲近的人沟通,很少有学生主动与自己的班主任老师聊天。为了与学生变得更亲近,身为班主任必须要找到拉近师生距离的突破口。而根据本人的日常教学经验,班主任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想法,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真诚沟通,平等交流,才能逐渐打开学生的心门。

班主任老师必须放下自身的“架子”,肯“蹲下身子”,将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表达自己的心声,倾吐自己的想法,聆听学生的话语。用这样的方式逐渐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摆脱内心恐惧,真正地与老师沟通。我们在沟通时,要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必拘泥于非常正式的谈话,可以进行一些灵活的变通。比如,我们可以在课间时间里与坐到学生的位置上,交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用学生的语言与其沟通。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是与他们的思想“同步”的,进而也就有想要表达的意愿。我们也可以在上学、放学时间与学生一起走,一边走一边进行交流,内容随意一些。先消除学生的顾虑,再让学生看到老师要与他们做朋友的诚意。有时,我们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和讲课的方式征求学生的想法,采纳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话语的分量,逐渐地将教师当成朋友,用这样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不了解学生的班主任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对学生越了解越会制定出比较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班主任与学生的“蹲下”沟通,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不仅不会让班主任降低自身的身份,反而会使学生对班主任的印象更好。

二、花式调查,以理服人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教育理论中提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在班主任教学中尤为适用。我们在对待每一位学生时,都要有一颗“爱”的心,用爱来看待。注意与学生的相处方式,“不以成绩论英雄”,在管理中,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用道理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同时,我们还应该通过多元的调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以达到对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

调查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采取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非正式的方法。比如,我在教学中,会鼓励学生写作文,专门设定一些主题:“我的梦想”、“我的家庭”、“我最爱的人”、“自画像”等等,这些题目都是有一定的用意的,每一个题目都能反映学生的内心想法。这些看似平常的题目,学生觉察不到是老师的一种侧面了解形式。会让学生放下防备心理和紧张感,倾吐出他们的心声,把他们的苦闷与烦恼都发泄出来。另一方面,用这类的题目也有助于我对他们的情况、想法的分析。如学生谈到家庭时,我会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发现特殊家庭的孩子,掌握孩子的家庭环境,从而分析出孩子的困难以及原因,为今后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写评语时,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可以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佐证材料。让班主任能够及时地进行分析和掌握,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采取讲道理的方式,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给学生以信服感,从而杂字学生中树立一定的威信力。

三、动态家访,全面了解

家访是班主任的必做项目。以往对学生的家访主要采取入户的形式,针对学生提供的地址,在假期里对学生的家庭进行实际的了解。与家长沟通,观察和评估学生的家庭环境,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这种家访方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信息量掌握的比较少。面对这些以往形式上的弊端,我在进行家访前,进行比较详细的规划,采取动态家访的形式,每隔一段时间,与学生家长沟通,用微信或者QQ视频的方式,与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用网络的便捷来活化家访的形式。

比如,在每个学期的双周周末时间里,我会与家长进行沟通。预先准备与家长沟通的提纲,沟通的话题以及方向,总结学生的在校情况。对学生的在校成绩提出肯定的同时,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让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我也进行实际的走访,分析学生的环境,这类的家访主要针对学生的成绩突然下降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不同的情况,既能提升家访的质量,又能对家长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当然,无论哪种形式,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的话语以及提出的学生的优缺点内容时,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随意指责、羞辱,对待学优生和学差生一视同仁,以鼓励为主,从而让每一次的家访都成为一次成功的家访。

家访的目的是了解和沟通。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家访是一次“告状”的好机会,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信,给学生传递了一种负能量。因此,动态家访的形式上保证了灵活、便捷,但也仍然要注意家访的内容和语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每一次的家访都变成一次成功的家访。

四、赏识激励,给予动力

“人类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这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姆斯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人类的内心渴望别人的赞赏,于学生而言,也是如此。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初中生的心理虽然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但对老师的话语仍然很在意。老师的批评会让他们十分沮丧,老师的鼓励会让他们信心倍增。对于这种现象,我进行了有效利用,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经常鼓励学生,表扬学生,给学生加油鼓劲,让学生内心中产生一种奋斗的动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要包容自己的学生,对待学生的错误,要批评教育,不能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放,更不能像一些班主任那样,当学生们的面羞辱学生。要用实际的话语给学生以动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白怎样进行改正。比如,对于班上学习不好的学生,一般而言,很多的班主任会对这部分学生比较差。在本人看来,这部分的孩子也有优点,我们应该抓住他们的优点进行鼓励,如有的孩子画画好,我就将班级的黑板报任务交给学生,并且经常对学生进行表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自信心大增,学习成绩也逐渐提升。

班主任的一个眼神、一句话往往会影响孩子很久。对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言行,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情感。多鼓励少批评,与学生坦诚相对,将批评的话语变成鼓励的话语,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

“爱满天下”的教学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信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们要友善、真诚地对待他人。而对于我们自身更应该如此,要让赏识教育沐浴学生的心田,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阳光,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从而建构一个充满爱的“阳光班级”。

 

参考文献:

[1]孙玉勤.“爱”字当头,“智”字导航,让班级工作一路阳光[J].课外阅读旬刊,2011(09).

[2]张纪环.塑造阳光心态,建构阳光班级[J].读与写,2013(11).

[3]余世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构阳光和谐班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7).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