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陪你成长
摘要: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当代的年轻家长们也都逐渐的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客观原因,很多年轻的父母缺乏对幼儿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知识,再加上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双重影响,导致年轻家长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感到束手无策。所以,针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已经变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幼儿园正是承担这项指导工作的最佳机构,因此,建立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及丰富幼儿家庭指导理论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建议
家庭,是孩子人生经历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终身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如何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学会去爱和理解孩子,如何科学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直是我们家长思考的问题。
记得以前我读过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里面对人的个性和成长之间的关系写得非常通俗易懂。要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这个世界的可怕之处在于大部分人被训练成单一的人,按照上学、考试、工作等标准流程活着。这很值得检讨。你看看这个世界,最辣的是辣椒,最酸的是柠檬,最苦的是䒷瓜,最甜的是甘蔗。它们本来都有各自的特性,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如果都把它们放在一起,用统一的标准模式去培养,也许它们会失去自己的酸甜苦辣特质。人需要发展自己的特质,但也要包容别人的不同,这个世界才会精彩。因此家长也不要总拿自己的我子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因为辣椒不需要和茄子作比较,辣椒只要自己够辣就好。我们家长要在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基础上,结合孩子自身的特质,帮助其发现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做什么最快乐?然后不断引导他,让其顺其自然的快乐学习成长,相信他长大后也必会有一技之长。这与古人所说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理念也是相符合的。
一、以身作则,做一个“好家长”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教育出“好孩子”,我们自己就要做一个“好家长”。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平时,我们一起出门时,我都会先和家人打声招呼再走,回到家也是主动和家人说:“我回来了。”因此孩子在这样的熏陶下,她能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见到老师总能热情地和老师打招呼。早晨,她出家门时,总会和爷爷奶奶说:“奶奶,我走了。爷爷,我走了。”吃饭时,她能做到不挑食、不剩饭,吃完后还能把小朋友掉在地上的米粒捡起来,把桌上的碗筷收拾干净。老师说的话她都能牢牢记在心里,见到废纸捡起来,见到老师同学问声好学生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厉形成的开始阶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看著很大的影响。只有爸妈自己做好了,我子才会“有样学样”,自觉遵守良好的礼仪规范。
二、发掘孩子的兴趣,并有序推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迪生也说过“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但爱迪生的原话并非这些,后面还有半我“但是那路的还分是很重要的,花至比那∞08的汗水都纸要”。所以妥迪生这句话完整的原意应该是;若一个人没有找准他的天分,那么他再勤奋努力也不会有成就的。不是说勤奋没用,而是要找准天分培养,找准方 向的前提下功夫才会事半功倍。真正的天才不全見新谷的结果,就像小鸡再怎么努力也飞不上天空翱翔,小免再怎么刻苦也学不会游泳,唱歌当是百灵鸟,小猪累死也只能瞎哼哼.……所以身边大量实例告诉我们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每一种天赋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对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逼迫是最失败的教育。兴趣与灵感往往是并存的,一个人对越感兴趣的东西越能激发出他的天分,所以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找到孩子真正的内在兴趣,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兴趣并培养它。我们要静下心来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洞察出他们那1%的灵感所在,让孩子把99%的汗水浇灌在1%的灵感上,让灵感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三、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孙云晓先生说,“好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陪什孩子成长的这此年,我也越来越感受到这一点。好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然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培养孩子的习惯,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家长的考验。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关注点应该是在家里要保持好的习惯。在校期间,有老师的引导、同伴的影响,孩子的习惯还好;而回家后,会“原形毕露”,难以持续在校期间的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能够主动与老师联系,共同探讨孩子的各方面的习惯,充分形成家校合力,给子孩子充分锻炼的机会,并在这个基础上将我们的坚持做到持之以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和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最根本的是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人手,塑造孩子优秀的性格,打造孩手优秀的人生。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孩子;今日的习惯必将决定孩子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雅宁.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陈桂生.教育原理(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0.
[3]蔡卓倪.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 (12)
[4]李洪曾.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应有不同的模式[J].教育教学研究,2004 (10)
[5]王淑英.学校应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J].学校管理,1996
宜兴市张泽幼儿园 周锡妹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