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家教杂谈>内容详情

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之妙招

发布时间: 2024-02-27 08:28 作者: 吴洁 浏览量: 4810 【公开】

一、开展社会性实践活动,提高幼儿认知水平

社会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社会课程也不是独立的课程,因此社会学习一般会融人幼儿的各项学习之中。家长要创设机会,让幼儿走出去,带领幼儿参观社区、银行、超市,了解社会、开阔眼界,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提升。

参观社区儿童图书馆,培养幼儿的社会公德心。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儿童图书馆,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加强孩子的自我约束,让孩子懂得在公共场合不宜大声讲话或喧哗,安静看书才是自己应该做的。可以让孩子学会使用借书证,向图书管理员借阅图书,爱上阅读。

参观社区公共服务机构,丰富幼儿的礼仪知识。说教式的礼仪教育作用有限,社会实践能让孩子近距离地接触礼仪、在模仿中习得礼仪。因此,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社区的银行、菜场、交警大队、医院等机构,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知道自己的生活离不开这些重要机构,并使孩子在接待人员的热情服务中,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并学以致用。

二、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们与自然植物直接接触,感受着四季轮回,体验着植物的生长变化。

走近田野,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乡野田间,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认识各种小动物,感知季节的变化,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比如在“植树节”,和孩子一起用小铁锹挖坑,一起参与小树苗栽种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孩子们了解到小树苗之间应该相隔一定的距离,借助此次劳动实践,孩子们的劳动水平得到了提高。

走近动物,通过照顾动物收获关爱之心。家中可以饲养小动物或参与社区饲养动物的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小动物,并尝试照顾,培养孩子的爱心;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并在长久的照顾中逐渐与小动物建立良好的感情,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收获关爱之心。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

三、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与体验社会文化活动及节日庆祝活动,帮助孩子积累社会知识,丰富社会阅历,提高孩子的交往水平,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借助社会实践,开展户外角色游戏。家长可以将孩子在社会实践中的经验引入户外角色游戏之中,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提高社会性。比如在户外可以开展“美味餐馆”的游戏,带着孩子一起搜集废旧的生活用品作为厨房用具。随后,鼓励孩子可以跟小区里的小伙伴一起商讨角色分工。在与小伙伴的互动游戏中,会让孩子体验到开饭店的辛苦,并在劳动实践中了解到社会中人们的职业各不相同,各种职业的劳动分工、劳动强度也不同。在模仿成人的实践中,对社会有了具体的认知,交往水平也得到提高。孩子在游戏中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供稿人: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夏俊燕)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