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一个阅读《与孩子并肩的人》的机会。作者刘称莲用温暖而细腻的笔触,结合她陪伴女儿的亲身经历,将陪伴孩子学习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娓娓道来。我读完一遍又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再读了一遍,受益匪浅!
我是一个五年级孩子的爸爸,我们很多家长有一个共同性,就是我们内心对孩子有一个期望,希望她们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样子,而现实中孩子并不符合这个样子,然后我们就开始不停的、想方设法地去改变他们,甚至把我们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要求孩子按部就班地学习。我把这种情况叫做雕塑孩子,可是雕塑是要动刀的,孩子疼,父母也疼,效果却不怎么好。好的教育不是雕塑,是唤醒。
有这样一个故事: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
“看!”父亲说,“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石狮子,我是在唤醒它!”
“唤醒?”
“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唤醒,多么美妙的词语!这个故事深深地刺激了我。面对孩子,特别是我们认为成绩不好,有问题的孩子,他们就是石块里沉睡的狮子,我们应该唤醒孩子心灵深处的天赋潜能和内在动力,让孩子从蒙昧中醒来,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和改变,无限度地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产生了恐惧。我觉得我必须要好好学习这一点,平时我也会横向纵向地和别的同学作比较,也会要求女儿用课余的时间拓展课外知识,使得她压力特别大。我记得四年级下半学期期末考试前一晚上,她就对我说:“爸爸,我是不是怕考试,我感觉到紧张,怕考砸了。”我反思和自责了一段时间,就是因为我平时给她灌输的思想压力太大了。慢慢地我在女儿学习的过程中下功夫,培养她积极进取和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并看重她在学习上的努力,而非仅仅关注她的考试成绩。孩子学习的态度和精神,才是她一生最重要的资源。
唤醒缺少不了陪伴,陪伴是一种属于一种最好的相处方式,这样才能去发现和认知自己的孩子,而非简单粗暴地将他们圈禁在同一个斗兽场厮杀。陪伴能使得孩子感觉到亲切,不是在孤军奋战,孩子能和家长沟通,能感觉到他们的背后还有家长的支持。很多家长跟我一样,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去陪伴孩子学习。现在我每周都会有几天陪着女儿学习,她不管是遇到学习上或者生活上的问题,都会跟我沟通,我们就在小黑板上把一些疑问罗列出来,然后逐一讨论。她每次能把心中的疑惑解除,都会有成就感,很有效地提高她的自信心。
唤醒孩子,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沟通。孩子在被动状态下的学习和改变只是应付差事,对孩子的智力启发、习惯培养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我们要做心灵的唤醒师,而不做孩子学习的催促者与强行灌输者。
(供稿:和桥第二小学 沈优爸爸:沈凯)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