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家教杂谈>内容详情

我的家庭故事

发布时间: 2022-12-05 09:44 作者: 陆伟 浏览量: 2658 【公开】

清晰地记得自己十二年前初为人母是时候,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初次接触,自然而然地会变得小心翼翼。第一次抱孩子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手该放在哪里,生怕自己劲用大一点会伤到孩子,劲小一点,又怕会抱不稳孩子;第一次带她外出的时候,穿多了怕她热,穿少了怕她冻着,有着太多让自己担心的事情,但是时间久了,这样的心理就慢慢消除,可以很好地照顾孩子,让她快快乐乐地长大

时光飞逝,我的孩子已经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很庆幸,这在12年的成长道路上,作为父母的我们从未缺席,陪伴着孩子度过了充满着“酸甜苦辣”的漫长路途。在每个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棒的,虽然在人前不会很直白地表达,但是在心里就是这样认为的,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批评、指正和教育方式让孩子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标准都不同,对我个人而言,不会刻意去效仿其他家长的教育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短板,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固然重要,但我觉得孩子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和父母之间的沟通等更为重要。平时我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更像是“知心朋友”,是“姐妹”。愿意把自己一天中发生的趣事和对方分享,也希望对方可以给自己好的建议,从而让我俩更加亲近彼此,更加愿意对彼此敞开心扉。这个转变还得从孩子三年级时候说起……

因为从事养老工作的原因,平时上班会比较忙碌,下班后就想着玩手机,追剧来放松下。久而久之,孩子都看在眼里,也变得不再看书温习,即使被逼着去做课外习题,大多都是应付、不走心。有一天,我严厉批评她,问她为什么每天到家后都是看电视、玩手机而不是学习?她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深思:“你们大人上班一天累,回到家玩手机就是放松,我们在学校一天也辛苦的,回家还要看书,我就不可以放松下吗?”

那天之后,每逢双休日,我都会把孩子带院里,让她了解我的工作环境、亲眼看看白天的我工作有多琐碎和忙碌;有时候她会轻轻地问“妈妈,你是领导,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处理,不是可以给安排给下面的阿姨吗?”我会和她说:“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才会服众,才会了解事情的本质,从而体现工作的乐趣”。慢慢地,她会在我忙碌的时候自己去楼层,帮衬护理员扫地擦桌子,即使五保户爷爷很脏,她仍然会笑着陪他聊天;碰上失智的奶奶她会陪着玩游戏,手拉手带她散步……孩子的所作所为透露出来的孝心、耐心让我刮目相看,也很感动。现在,她已经是院里的小志愿者,经常来给老人表演节目,陪奶奶们唱歌、聊天、画画,成为了大家都认识的“小明星”,每当提起我的女儿,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此刻我内心是温暖的,孩子的这种品质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行为时刻在影响着孩子,每天下班回到家,我都会收起手机。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会在电脑上处理做一些公事;她温习的时候我也会在旁边看书;睡前会和她互说学校的事情,院里老人的趣事;同时,我也会参加集团的培训班来自我提升,当孩子知道我也要去上课,看到我也在做作业、写论文的时候,她的内心也是暖和的;当看到我的毕业证和奖杯时,她的内心是激动的,也会想着自己拿到奖状和我比拼一回,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榜样,无形中在鞭策着她,让她养成好的习惯。

和孩子讲道理、以身作则比一味地吼骂更合适,遇到事情,我们不可以对错不分就去吼就去骂,导致孩子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不愿意和我们说。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都在一天天地长大,能够分辨是非对错,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所以,碰上有分歧的事情时,我会进行自我反思,想想自己做得对不对,说的话有没有伤害到孩子,孩子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犯错,想发脾气的时候让自己静下来想3秒钟,不要立马动手。也许这3秒,就会出现另一种结果。

我和我的孩子,是知心朋友,是姐妹,亦是彼此的倾诉对象。对她,相对来说是自主独立的模式,尊重她意愿的一个模式,不会把整个氛围弄得很僵很沉重,凡事作为父母的尽力起到表率作用,以沟通为主。让孩子自主去养成好习惯,只要孩子人品正,心善,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很满足了。

宜兴市湖㳇实验学校 1班 谭舒心妈妈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