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家教杂谈>内容详情

树立良好家风家训 铸牢孩子品格基石

发布时间: 2022-09-30 16:26 作者: 朱琪 浏览量: 3587 【公开】


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促法》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内容为: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家促法》第二章--家庭责任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训,这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从小铸牢孩子品格的基石。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是家风家训

l

一、概念解读

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

二、具体要求

   好孩子家风家训新十条:

  1、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3、上学要和父母说“再见”,放学回家要向父母说“我回来了”。

  4、离家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父母去哪里,做什么,几时回。

  5、吃饭时要等父母,全家人一起吃,坐姿端正,谦恭有礼。

  6、父母回家后要为父母倒茶,让父母休息好。

  7、记住父母生日,到时向父母表示祝贺,并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

  8、父母不舒服要勤问候,父母生病时要为父母端水送药。

  9、在生活方面不跟条件优越的同学攀比,不向父母提过高的物质要求。

10、认真完成作业功课,并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IMG_256

三、意义作用

1、家风家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家风总体上是与社会大环境相关的,家风在受社会风气影响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风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好家风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那些积极向上的家风家训,渗进子孙后代的血液,渗进社会的文化,影响着社会风气。只有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才能滋养出好的品格和民风。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道德的力量和规则的信念。

2、家风家训是现代公民德育的奠基

家既是文明人类自我生产和繁衍的母体,也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细胞”,还是人类生命个体与社会组织生活之间的关键“链接”。因而,家风家训与整个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联。现代社会,家不仅依旧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更是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一个缺乏基本家风家训而能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社会公民的现代人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人们常把家风家训看作是养成人格美德的摇篮,将家风家训视为民风国风的风向标。

3、家风家训影响人的一生

孩子最重要的素质来源于社会遗传,而社会遗传来自于和孩子接触的所有人,首先主要是家人,只要和孩子有接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有能够进入孩子眼睛的行为和进入孩子耳朵的声音,事实上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孩子接触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其实也都是在对孩子上课。因此,作为家庭乃至家族整体素质反映的家风要比单独亲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大。所以,家风家训会影响人的一生,父母长辈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生都会打上家风家训的烙印。

4、家风家训有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风家训是人生第一堂教育课,良好的家风家训有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家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个家庭成员刻骨铭心。

5、家风家训造就了一个人的素质修养

优良的家风家训就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一个处在好的家风家训成长环境中的人,会在其好风气的影响下得到好的发展。有时候与一个人接触,很快就感觉到他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举止进退、做人修养,乃至人格性。这些品质多半与家庭的影响、家学的渊源、家风的承继、家的成果有密切的关系。

家风家训是承续传统、寄托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互相激励、互相进步的精神支柱!

 

(供稿人:宜兴市张渚镇中心幼儿园   大五班许诺兮家长)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