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分享给大家。在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先生掏出一颗糖给那位同学,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经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这个故事很温暖,陶先生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让我们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尝试用宽容的力量去包容孩子的一切。
记得儿子还小的时候,有一次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花瓶,玻璃碎满地都是,孩子立马懵住了。我第一反应没有发火,而是走到孩子身边,拍了怕他的小脑袋,摸了摸他的手,询问他是否有受伤,安慰他摔坏花瓶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儿子瞬间失声痛哭,告诉我做了错事,并保证类似的错误以后不会再犯。在我打扫的时候,还非常认真的陪我一起清理。回想起来,若此时,我生气发火并因此指责孩子,不但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孩子也会因此伤心难过,多么得不偿失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宽容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形式,比起严厉的批评,宽容更能震撼人心,产生非凡的力量。
当然,宽容绝不等于放任、撒手不管。宽容是积极的教育,放任是家长失职的表现。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要与孩子好好交谈。选择好交谈的时机,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选择有益的、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交谈之前,我们应该诱导孩子无拘无束地把心里话倾吐出来,然后,再把自己高于孩子的见解作为一份礼物回赠给孩子。单纯的家长讲,孩子听,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于家长借交谈对孩子进行挖苦训斥,抓住一件小事喋喋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厌,则更是不可取的了。
对孩子进行表扬、奖励也是很有学问的。表扬、奖励孩子,可以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方式也很重要,应以精神奖励为主。比如:赞许、点头、微笑、亲昵等,都能达到激励孩子上进的目的。谨慎用金钱进行奖励,不能让孩子小小的年纪、纯净的心灵过早地物质化。再有,表扬也好,奖励也好,都要实事求是,因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评价,要让孩子在表扬中去认识自己。家长的态度一定要真诚,一旦许诺就要守信,决不能在奖励的程度上与孩子讨价还价。
还有,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家长要学会向孩子道歉。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应当是民主和平等的关系,家长做了错事或错怪了孩子,是应该主动道歉的。态度必须是诚恳而不敷衍,不找客观原因,真诚地去求得谅解。这不会影响家长的威信,更不会有损父母的尊严;相反,会给孩子树立有错就改的榜样,从而更加信任父母,亲近父母,形成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宝贝,也是祖国的未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优秀品格、健全人格的最重要途径。愿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善待,在家这个港湾中找到完整健全的自我。
(供稿人: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华钦妈妈)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