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家教杂谈>内容详情

《家庭教育促进法》解读之“什么是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 2022-03-18 10:27 作者: 刘婷婷 浏览量: 3181 【公开】


20221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终身发展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因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为国家长远发展培养有用之才。这也是国家要用法律来规定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法律作了几项引导性的规定。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二是培养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三是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四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五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六是培养热爱劳动的观念等。

  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家庭教育促进法》为父母划出了底线要求和“托底式”的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再添一道法律保障,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父母任道而重远。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特定的心理,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为孩子提供情感精神最有力的支持,并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肯定,用耐心无条件的爱孩子,用行动影响孩子,用语言感化孩子,相信孩子定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供稿人: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 刘婷婷)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