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亲子沟通>内容详情

不要与孩子较劲——怎样面对孩子的“不听话”?

发布时间: 2024-11-06 14:51 发布单位: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浏览量: 1158 【公开】


最近一位朋友问我,他家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有时候辅导他功课,他明明知道正确答案,但就是不说。还有不少事,你说往东他偏去西,这是不是孩子逆反心理的表现?他问我该如何去引导?

1、问题解析

我经常在对广大家长讲课时,都会说到孩子成长会有三个阶段出现叛逆现象。两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七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当孩子进入这个阶段,我们首先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沮丧,孩子不听话不是大发雷霆而是不较劲。因为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开始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了。那么,我们家长如何引导这一阶段“不听话”的孩子呢?

二、解决方法

1、减缓改变因素。叛逆行为明显的孩子和他们家庭的某些改变有关。如果按照原有的家庭生活方式进行,孩子的叛逆相对平和;如果此阶段家庭出现较大变故或大人要将孩子大多数的习惯改变,孩子的叛逆就明显。当然,如果孩子结交了不合适的伙伴、因羡慕别人的生活方式而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叛逆是最明显的。所以,父母要注意孩子交友的对象,建议孩子选择行为、习惯相近的,积极乐观的朋友

2放手让孩子尝试。孩子身体的长大、动作的娴熟、脑部的发育,都会将自我中心阶段“我想”、“我要”表现得更为突出。孩子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积累各种有益的经验,吸取受挫折的教训。这个阶段的孩子想打破常规的欲望特别强烈,这是探索的需求,是孩子发展的需求。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尝试,但要保证孩子尝试的内容是安全的。

3多与孩子沟通。孩子的逆反代表自我的成长,孩子开始尝试自己想做事情。当然,孩子因为能力有限,初次尝试肯定失误较多,家长要容忍。如果家长意见过多,就会损伤孩子的尝试自信,孩子就会以消极的抵制与家长抗衡。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建议。

4对孩子错误的行为说“不”。当他们有了语言的基础、可以独自走出家门的时候,他们期望有自己决定行为的机会。这个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孩子第一次的行为是社会认同行为,父母就要赞赏,孩子就会把这种规范作为行为的标准。反之,如果让孩子由着性子表现自己的行为方式,将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必须对错误行为坚决地说“不”。

各位家长,孩子不听话一般情况是我们家长不会说话。其次,是我们不够冷静、不够包容、不够尊重……最后,切记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较劲,不恶语伤害,避免矛盾升级,情绪失控,酿成大祸。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