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第四、怪话
内涵指向:阴阳怪气的话、责怪的话。
反感指数:7
危险指数:7
典型特征:话里话外充满了嘲讽。
常见案例:“你要是不丑,还是挺好看的。”“有些人的脑子啊,一半是水,一半是面粉,一考试脑子就成浆糊了。”“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是你要有啊!”“雨停了,天晴了,是不是觉得你行了?”有些老师或者父母以为,我们说怪话能够让孩子反省,促进反思。其实,当我们说怪话的时候,孩子们第一反应是难受,第二反应是同伴怎么看。如果有同伴在,他会觉得自己很丢脸。鲜有人会想到自己改进的方向在哪。要说行动,就是尽量躲避,或者对立。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矮矮的化学老师阴阳怪气地在课堂上说的话:“有些啦,同学啦,不要啦,以为啦,你的啦,父母啦,在学校啦,教书啦……”毕业几十年,很多人都印象深刻。但是,学生们并没有因为老师的怪话而改变,相反会因为怪话而情绪对立。不要以为我们说怪话,孩子们会觉得我们负责。“一个经常阴阳怪气的人,他们人性的黑暗程度一定会超过你的想象。当他内心的正义压不住他内心的邪恶时,他的语言、语气、表情、动作都会透露出他人性的脆弱和极度阴暗的一面。”
改进措施:当您对孩子不满的时候,要不试着问孩子一下:“遇到什么困难没,要不要我帮你一下?”
排序第五、恨话
内涵指向:恨气、怨恨的话,恨铁不成钢的话。
反感指数:6
危险指数:8
典型特征:话里话外充满了抱怨、甚至愤恨。
常见案例:“您看看别人家的……,再看看你,给别人提鞋都不配!”“我这么辛苦,还不是因为你。”“早知道教你这么累,当初生出来的时候还不如丢马桶淹死。”“你是一个祸害精,走到哪,祸到哪!”也许我们确实太累,孩子也确实不省心,当期待的目标没有达到,恨铁不成钢的话就出来了。钢是恨出来的吗?不,钢是炼出来的。恨话一棍子把孩子打死了,孩子没有前途,就会很反感。常见后果:恨话很伤人。不知道大家留心到了没有,恨话反感指数6,但是危害指数却是8。为什么呢?成年人发泄了情绪、口嗨了,孩子们呢?他们难受,他们痛苦,有时候也埋下了危机。有人这样描述恨话的感觉:“潜意识的自卑让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沮丧不安。我不相信自己能做好某件事情,所有人都是那么光彩夺目,而我只配站在他们身后的阴影里。”以至于成年之后,他依然还有浓重的自卑感。原来,年少时的伤害,一辈子都无法慰藉。知乎上的一位博主说:“成人生活的艰难不是孩子能够承受的重量,也不该成为孩子犯错后,加重孩子负罪感的理由。孩子既没有改变生活的能力,也无法消化莫大的愧疚情绪,只能在自责和不安中逃避。”
改进措施:始终保持着阳光的心态,保持着爱心。只有我们自己对孩子有希望了,孩子才感到学习和生活有奔头。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