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许源亨小朋友已经进入了大班的学习生活,在艺术的这几年时光里,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收获的更多的是成长的喜悦。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和看法。
“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身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让我们不禁思考,作为父母,我们能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最重要,应该怎么做。
无条件的爱。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当你的孩子不听话时你还爱他吗?当你的孩子做错了你还爱他吗?当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你还爱他吗?如果当这些情况发生,而你表现出责怪,抱怨,甚至对孩子大吼大叫,亦或是对孩子进行善意的谎言的时候,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从心理学上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高,孩子越自信,自尊水平低孩子就会自卑。当孩子发现,他做得好,父母就会奖励,做得不好,父母就会批评时,在孩子的价值体系里,父母爱的永远是做得好的时候的自己,所以孩子在接触新事物,学习新东西,接触新的朋友同学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自卑的情感,因为怕做得不好父母不爱自己,而且一旦自己做错,会形成非常严重的资格感缺失,觉得只有做得好才配接受父母爱,这也是为什么贿赂型教育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基于这个第一性原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孩子,建立信任的根本原因。而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永远不要对孩子说谎,哪怕一件小事,从许源亨出生至今,我们的家庭教育体系里从来没有对他说过一次谎话,哪怕善意的谎言,一次也没有。这是建立信任的唯一途径。在时间的长河里,当孩子回想起父母时,心里能感受到的温暖,这就是我们付出的全部了。
孩子视角。小笠原惠的《我家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告诉我们,当孩子做错了,第一视角一定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觉察孩子当下的情绪,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举个小小的例子,孩子无法养成每日看书的习惯怎么办?要解决这个怎么办的问题,首先要明白这个问题背后的本质是什么,看书看不懂,想玩的时候强制要去看书,书的内容不喜欢,本质就是无法获得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产生积极的即时反馈。知道了这个本质,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和他一起去寻找看书的快乐,可以是内容的有趣,可以是探索未知的有趣,可以是自我思考后带有批判性思维的有趣,也可以是学技能从不会到会再到擅长的有趣,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很有趣,生活很有意思,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金戈铁马阳关到山水田园牧歌,这个世界很大,我们都只是沧海中的一粟,书籍只是一种打开视界的方式,当他真正体会到这份快乐,还怎么可能纠结于今天是否看了半小时书呢?
兴趣成长,拒绝焦虑。苏格拉底说过“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这个阶段的孩子我觉得更多的还是父母高质量地陪伴相信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原因一定不是因为周围的孩子都在上,只能是因为孩子自己喜欢,喜欢就是更愿意在这件事上深度思考,因为小孩认知的局限性,所以非常容易在较低的逻辑层次过早的形成闭环,而我们打破这种限制的方式就是首先要允许有批判性的思维,允许有不同于自己的世界观,尊重孩子自己的价值体系,等他一步一步向上兼容,他自己就会形成自己的独立自尊体系。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结果,这就是成长。我们在物质上能做的,就是给予更多的选择。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个世界最美好事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一起去感受人间值得,至于人生的意义,就让它随风去吧。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心得,愿与各位共勉。
(供稿人:宜兴市艺术幼儿园 陈霜霜)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