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网名叫“钟美美”的13岁小男孩,在网上火了。他的迅速蹿红,还要从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多个“模仿老师”的视频说起。
视频中,他自导自演,高度还原老师占课、抱病上课、生气发飙,责骂差生,数落谈恋爱的学生的场景,用网友的话说就是: “把老师的气质拿捏的死死的!” 整个过程,不用剧本、一气呵成,时不时夹杂兰花指、翻白眼,一连串夸张的表情,犀利的眼神,吊打很多流量明星。让网友直呼:“这哪里是十四五岁的孩子,这分明是个小影帝!甚至还有网友直言:“这就是我们老师!”“模仿的过于真实”!连著名编剧史航都说:“这孩子一脚把我踹回了少年时代,现在想起来还瑟瑟发抖。” 这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的表演能力,一时间让钟美美红遍网络,短短三四天粉丝也从十几万涨到了几百万,很快就被网络公司盯上。有一家媒体公司,甚至为他开出了一年100万的签约酬劳。
对于普通家庭的小男孩来说,100万的确是不小的数目,在他摇摆不定要不要答应对方的时候,妈妈的一些话点醒了他:“给你一点钱,你就迷惑了?” 妈妈告诉儿子:“要是签约,公司会三天两头找他,可能无法正常学习,而他这个年纪,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读书!” 钟美美妈妈超正的三观,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其实孩子走红后,就有不少广告邀约,但都被妈妈一一拒绝。她还让孩子持有平常心,告诉儿子:“火可能是一阵的,但你不火也是正常的。” 钟妈妈在面对镜头时,就曾说过:“自己平常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 不仅不会阻止,甚至妈妈还会推荐一些好的模仿对象给儿子。一方面,不仅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还给予他正确的兴趣引导。另一方面,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又守护和支持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把表演纯当作兴趣。不功利,也不贪婪,很庆幸钟美美能有这样一位好妈妈。
可有一位男孩,就没有钟美美那样的好运气了。说的正是假笑男孩Gavin。 9岁的Gavin其实是名网红二代,他的出名还源于他的舅舅。一天,舅舅在Gavin的脑袋上放了一个蜥蜴,Gavin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舅舅把视频发在网上,没想吸引了一票网友,一夜之间迅速蹿红。
要知道Gavin有多红呢?美国当红歌星水果姐发推说:Gavin是我最喜欢的网红!连“美国春晚”超级碗也来邀请他:走在街头,也会有路人疯狂要求合影:接踵而来的当然是各种商业合作。他的父母也开始意识到儿子拥有的“钱”力无穷,不顾及孩子的学习以及身心接受能力,他们带着Gavin,来到了呼声最高、市场最大的中国。果然没有让父母失望,Gavin来到中国注册微博的第一天,粉丝量就飙升到100多万。在别的孩子无忧无虑游戏玩耍时,他可能需要一刻不停歇读赶不完的通稿和接无聊的广告。在别的孩子躲在爸爸妈妈的怀抱被嘘寒问暖时,他可能需要忍受寒冷穿着单薄的西服,冷飕飕的拍照。在别的孩子躺在温暖的被窝进入甜蜜的梦乡时,他可能累得正蜷缩成一个团在席位上睡着了,而旁边的妈妈还在看演出。连外人都已经看出了他的疲倦,心疼男孩,可是Gavin的父母还是没有放弃他,继续营业他的笑容,广告越来越多,扩展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如今小小年纪的他,眼角已经满是藏不住的疲惫和困倦。
有人问,当家长的眼里只剩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名和利,孩子的快乐呢?什么是Gavin的快乐?过度的商业化,早已让Gavin失去了童真,恐怕再也不能从他的脸上找到照片中这样的快乐假笑了。“假笑”本该是Gavin的特色,如今男孩真的只会假笑了。
爱因斯坦说:“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天才,往往在他们求知岁月中,是错误的教育方法扼杀了他们的天才。”
父母会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守护天使,可如果用错了方法,守护最终还是会变成牵绊,甚至会是一种伤害。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使命,父母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用心呵护培养。见利滥用,或者剪断翅膀都是不对的。
看过一期《少年说》,对一个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小说,4年多来写了30多万字的小女孩涂思睿印象深刻。文科成绩相当出色,只因理科成绩不太理想,就被父亲撕毁了56本30万字的心血之作。父亲的理由很简单,担心女儿一心钻研小说,偏科上不成大学…… 当女儿鼓起勇气站在台上,希望能得到父亲理解与支持,得到的却是父亲冷血的回答:“等(数学)成绩上去后再写小说吧。”
小小年纪就能写出30万字的小说,足以显示女孩在写作方面的特长和热爱。虽然孩子还小,我们不知道她将来是否一定会走上文学之路,但这位父亲却不管不顾,无情扼杀孩子的写作天赋,何其残酷,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被剪断翅膀的孩子,结局会是怎么样,或许余生都再也难以飞翔。
还记得那个披头散发,衣衫褴褛、满腹经纶的“流浪大师”沈巍么?毕业于上海一所大学,20多年前,有着审计局稳定的工作,但没过多久,就选择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很多人好奇到底是什么让这个热爱看书、出口成章的人,选择过这样的生活。后来他的自述,解开了谜团。原来小时候的他,喜欢画画、读人文历史之类的书,但他父亲却深恶痛绝,他觉得学文科没有出息,认为学了数理化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父亲杜绝他看课本之外的书本,迫不得已的他,只好想办法给自己买书看,还在学生时代的他,只能想到捡垃圾卖垃圾买书的方法。为了多买点书,他捡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也慢慢养成了捡垃圾的习惯。长大如父亲的愿,进入了审计局,但他并没有丢掉捡垃圾的习惯。后来因在单位频繁捡垃圾,被看作是“脑子有病”,被单位放了长期病假。休假在家的他,依然有捡垃圾的习惯,在忍受不了父亲责骂、邻居投诉后,他索性就选择了流浪街头。可悲可叹,若不是父亲扼杀了他的兴趣,他本有更好的人生。
父母破坏孩子的天赋,让孩子变成心目中的最好模样,或许会让孩子被迫走上了绝路。每一个孩子的天赋,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是独特的,同时又是脆弱的,毋庸置疑是需要被保护的。
钟美美爆红后,有网友就假设:如果她不是这样的一个妈妈,钟美美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这让我脑子里立马闪现了《伤仲永》的故事。天赋异禀的仲永,五岁就能作诗,家喻户晓后,被称为“神童”,很快就有人花钱请他题诗。见钱眼开的父亲,见有利可图,就让他辍学,带他四处游走,给别人题诗。没有知识的积累,没有长久的学习习惯,十多年后的仲永已经“泯然众人矣”。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父母凭借孩子的天赋,让孩子很小就成为“财富路”上的捷径,输掉的可能是孩子的未来。看过一段对于中国童模的采访,视频中的小男孩,本该读书上学的年纪,却满口金钱至上论。在他眼里,“钱”成了唯一的追求。问他长大有什么梦想,他的回答就是:“有钱,因为有钱就能娶到迪丽热巴一样的漂亮老婆……”
什么样的童年,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三观。孙云晓在《成功智力》中说:“离开了做人的教育,一味给孩子灌输功利的成才观,会扭曲孩子的的人格乃至人生。” 如果父母只顾满足自己的利益,在孩子童年的时候没有把他们当作孩子对待,当他长大成人的时候,自然也做不好大人。老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发现了儿童有天赋,认识了儿童有天赋,就须进一步让儿童把天赋释放出来。正如教授杨东平说的那样,让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展现,是父母的终极使命。对孩子的天赋进行浇灌,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陪伴,给予他们足够的营养和成长空间,相信他们,早日会长成参天大树,赢得一份精彩的人生。
(转载)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