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特殊教育>内容详情

与孩子一起面对负面情绪

发布时间: 2024-06-07 10:29 发布单位: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浏览量: 2339 【公开】


 

情绪是人特有的一种主观体验,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元的。通常我们会把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实际上,情绪本身是不存在好坏之分的。情绪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理解我们的内在需求,以及更好地适应环境。

现实中,父母对孩子的正面情绪处理起来比较容易,但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理解上就会有困难,更谈不上面对和处理了。一个现实的情况是,父母的大脑发育比较成熟,情绪较为稳定,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也比较好;而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中,其中管理和控制情绪的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好,导致孩子容易情绪化,有了情绪也难以自我调节,这个时候孩子是需要父母来帮助的。

    父母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要么直接把负面情绪压下去,会对孩子说类似的话:“不要哭,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有话好好说,不要发脾气”;要么就是装作看不见,忽略孩子的情绪及行为。前一种反应带有指责的意味,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被接纳,产生“负面情绪是不好的”“我不可以有负面情绪”等观点,对孩子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产生不利的影响。后一种反应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需要不被看见,自己也不重要,可能会让孩子用更激烈的或者不恰当的方式去吸引父母的注意。

有些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负面情绪,有些则是用发脾气、摔东西、伤害自己、攻击他人等行为来表达,无论哪种方式,孩子都在传达被理解、被帮助的需要。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不要产生过大的压力或者对自己不满意,可以试着把目光放到孩子的身上,观察并揣摩孩子真正的需要,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表达理解、给予帮助。

具体应该如何做?

一、观察并识别孩子的负面情绪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孩子,当孩子有情绪尤其是有负面情绪时,父母能关注到,并邀请或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表达有困难,父母可以试着告诉孩子,例如“你看起来有点伤心/难过/生气……”通过示范,让孩子确认自己的情绪,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孩子对情绪的识别和表达会更容易。当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时,父母认真倾听、积极回应,让孩子体会到负面的情绪是被接受的,并被允许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孩子就不需要回避或压抑负面情绪,也能更好地面对负面情绪。

二、表达对孩子负面情绪的理解

父母可以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并把可能的原因/事由联系起来,试着表达理解,例如“玩具被弄坏了,好难过”“今天我们来晚了,没有拿到你最喜欢的玩具,好气”等,这些表达是父母向孩子传递理解,孩子因此也学着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同时把可能的原因/事由与这样的情绪联系起来,对自我的理解也会更深入。但理解并不是要立刻满足孩子当下的需要,也不是说不去管理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例如打人是不允许的、乱扔东西是不可接受的……父母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但不作情绪化的反应或行为。

三、与孩子商讨处理情绪的方式

父母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孩子,例如“玩具坏了,是真的没法玩了吗?可不可以修一下?”“今天来晚了没有玩到,我们看看现在还有什么好玩的呢?”大部分情况下,完成前面两个步骤后,孩子的情绪都会有所缓和,可以思考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说孩子可以从情绪状态中出来,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当孩子可以思考并选择符合当下的解决方案时,父母可以表达欣赏,让孩子去尝试一下想到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增加了自己应对负面情绪的经验。

如果按照上面的步骤去做,孩子的情绪仍没有得到缓解,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想一想:一、是不是因为孩子身体不适而引起的负面情绪?如果是,父母要做的是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多休息,身体好了很多负面情绪也会减少。二、是不是环境给孩子负面的体验,进而引发了负面情绪?如果是,父母可以带离孩子,看看孩子的情绪是否有变化。三、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理解错了或者表达得不恰当?如果是,父母可以重新调整,再次尝试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四、如果父母做了很多努力,孩子的负面情绪仍没有缓解,还影响了生活、学习、人际,父母就要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

日常的生活中,父母可以多练习这些做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一有负面情绪,父母都需要去处理,有些现实限制带来的负面情绪可以被理解,却无法解决,孩子在感受负面情绪的时候,学习自我调整并接受现实也很重要。有些时候父母看到了孩子的负面情绪,但当时的情况并不允许父母直接接触孩子,在没有较大风险的前提下,父母保持耐心、学会等待,看看孩子在没有协助的情况下如何调节负面情绪。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正常发育的孩子其情绪调节能力会有所发展,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也会有所增加。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父母也是,当负面情绪来临时,不回避、不否认,正视负面情绪,正视到来时自己身心状态的变化,调整自我,用适合的状态去应对和处理,这是父母自我理解、自我照顾的过程,也是父母理解孩子负面情绪的经验。父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才更有能力去面对和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

每一个负面情绪的到来,都是父母与孩子连接的时刻,也是父母与孩子发展亲密关系的机会。

(内容转载自:南京妇联微信公众号)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