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特殊教育>内容详情

永远不要在鱼缸里养孩子

发布时间: 2024-04-22 10:54 发布单位: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浏览量: 2618 【公开】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故事。

鱼缸里的小鱼,每天都得到精心的照料,可2年过去,始终只有三寸长。直到有一天鱼缸被打破,小鱼被放到了院子里的水池中。仅仅两个月,就从三寸疯狂地长到了一尺!小鱼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孩子亦是如此。 
    个被圈养于鱼缸的孩子,没有选择、没有自由,成长之路自然变得尤为艰难。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并不少。他们误以为爱孩子就要替孩子规划好一切,严格督促孩子向前走。殊不知,自己的过度干预,反而伤害了孩子。就像《女心理师》里的蒋静,5岁就被妈妈逼着学钢琴,无论寒冬酷暑,每天要练习10小时以上。有时没弹好,就不让吃饭。 不仅如此,妈妈还全方位地监督控制她。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交什么朋友都要过问。甚至,她已经成年了,妈妈还备有她房间钥匙,方便随时进出。 妈妈强势的爱,逼得她喘不过气来,长期的压抑,导致她患上了暴食症。绝望之余,她写好遗书,砸了妈妈买给她的所有东西,嘶吼道:“我根本不想弹钢琴!我再也不想活成你想让我成为的样子,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最后,她歇斯底里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困住我?” 
    武志红曾说过:一个孩子,从小被外界的声音推着走,他们无法做到真实,就只能绝望地放弃自我。 
    鱼缸里养孩子,注定是一场悲剧,哪怕是以爱之名。 
    因为每个孩子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父母的期待,成为他自己。孩子的前半生是父母陪着前行的,而孩子的后半生终究得自己去闯。 所以与其为孩子打造“鱼缸”,不如为孩子打造“跑道”。
一、学会三次放手,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前两天,朋友告诉我,他的儿子正在准备北大的自主招生考。羡慕的同时,我更好奇她是如何培养出成绩优异、自信开朗的孩子的。朋友却说没有培养,只是让孩子做主罢了。
1、给孩子选择权

孩子能自主选择的事情,比如上什么兴趣班、如何分配休闲时间等等,你给他选择,就是给他信任。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选择更有担当。 

2给孩子尝试权 

孩子想尝试的事情,如学跳舞、溜冰、参加比赛、和朋友去露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她都支持孩子试一试。 
只有一次次试错,孩子才能不断收获成长的力量。 
3给孩子决定权 

当涉及到孩子文理选择,学什么专业……这些人生重大问题,她更是只提供意见而不干预,充分尊重孩子。她说:“一个孩子,只有成为他自己,他才能对自己更好地负责。” 
二、 让孩子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 
  “中国榜样家长”刘称莲就提倡家长要还孩子一片广阔的天地。自女儿小学起,每周日她都坚持带女儿见世界,让她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丰富内心、开阔眼界。 女儿深陷学业压力时,刘称莲曾带着她深夜飞往内蒙古,只为实现女儿看流星雨的梦想。 
    刘称莲说: 这是一个十分疯狂的决定,但如果时光倒流,我仍会坚定的选择带孩子去。这样的实际行动,远比简单的安慰来得更加有效。在刘称莲的培养下,女儿心态越来越好,成绩稳步上升,最终考进北大。 
    一个孩子,体验过人生百态后,便不会困顿于眼前的苦难,对未来更加从容大气。 
   为人父母,我们唯有让孩子多接触课堂外的世界,丰沛内心,他才能更好地搏击长空和远方。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无论父母怎么“改造”,他最终还是想成为自己。 

为人父母,请记住:我们的孩子属于明天,属于我们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给他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他在梦想的天空中翱翔。 (转载修改)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