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网站首页>特殊教育>内容详情

如何鉴别孩子是否得了孤独症?

发布时间: 2022-02-08 11:49 发布单位: 宜兴市家长学校总校 浏览量: 3167 【公开】

孤独症大部分都发生在儿童身上。从浙江省儿童医院心理科了解到,越来越多的父母带着小孩来看孤独症,来就诊的人群中,以23岁的儿童为多,而且三分之二的父母带小孩来医院就诊,往往是因为孩子语言能力落后。

喜欢看广告不喜欢与人交往

浙江省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说,昨天,在看门诊时,自己就接诊过一个典型的孤独症小孩小鹏(化名),是个男孩,已经4岁了,他妈妈很担心,一个劲地询问,自己儿子从小到大都不喜欢与人交往,不知是不是得了孤独症。

小鹏妈妈说,小鹏从1岁半开始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特别喜欢看电视上的广告和天气预报,却不喜欢看动画片和儿童片,行为刻板,情绪不稳定;23岁时,时不时地会尖叫、旋转身体、摇头、滚地、哭闹不止,每次叫他时,他的反应总特别慢,而且口齿不清,含含糊糊的,现在在幼儿园,见到老师、同学就逃避,害怕和他们说话,总是喜欢一个人玩。

平时,小鹏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和别人交谈,喜欢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容易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

小鹏妈妈说,奇怪的是小鹏很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读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能记住,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但让他用词表达时则明显很困难。

儿童孤独症最好在两岁前发现

专家说,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是以社会和交流能力受损以及狭隘的兴趣为特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像小鹏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孤独症,他每天都能碰到好几个类似患者,男女发病有明显差异,比例在451左右。

“儿童孤独症的产生与父母平时的教育并没有多大关系,往往和遗传有关,所以很难预防。”专家说。

临床上,诊断孤独症的三大症状标准是,社会交往质的损害,言语与非言语沟通能力质的损害以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模式与兴趣。专家说,很多婴儿在一岁时就能表现出交互性的注意,会目光注视,跟随他人的注意指向和指引他人的注意,有些婴儿6个月时就有部分能力,能跟随母亲的目光转向某个可见物体。而有孤独症的婴幼儿不能自觉地注意周围环境中自然发生的社会刺激。

“交互性注意的缺陷被认为是孤独症早期典型的、特有的社会交流损害。”专家说,到1岁时就会表现出来,并可作为诊断孤独症的标准之一。此外,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尽早识别高危儿童,尽早强化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最好在两岁前就能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尽早治疗。

专家表示,在孩子18个月时,可以通过以下五种行为来测试一下孩子是否患有孤独症,一、目光接触、呼唤其名字时看孩子的应答反应是否很慢;二、交互性注意时看其是否有反应;三、装扮性游戏时看其进入状态是否比较慢;四、非言语沟通能力是否很差;五、言语发育是否很差。

 (转载)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