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儿童孤独症属于先天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只能采取相关的教育和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干预,大部分孤独症儿童都存在三大核心症状,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有相关研究者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流障碍,进行针对性的口部肌肉训练,并配合感知训练获得较好的效果。
虽然只是相关的研究,但其方法是我们值得借鉴的。首先是感知训练方法,重要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听觉、视觉、触觉、模仿和思维方面。①听觉:为患儿选择可以发出不同拟声的玩具,包括各种动物、交通工具的声响,并在旁边进行相应的指导,指导患儿进行一定的学习模仿。
(2)视觉:指导患儿辨别不同的形状几何,并选择对比度高且色彩明艳的实物进行训练,并进行一定拼图训练。③触觉:选择不同质地、温度的物品,引导患儿进行触摸,促进患儿感知实物的特性。④模仿:引导患儿示范相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动作,包括简单的吃饭、推、拉、伸手等,指导进行模仿,并教会其在日常中的应用。⑤思维: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应静态、动态的画面,并进行一定的判断、记忆与训练。
在此基础上,配合口部肌肉训练,具体方法是:①采取良好的口部肌肉训练,使用致富对患儿的水沟穴、迎香穴、地仓穴进行顺时针按揉,每个穴位按揉 100次;并按揉上唇肌肉3 min,使用指腹在面颊部与唇肌进行按摩,需要缓慢推进,维持2 min。②进行口腔内的肌肉按摩,按摩患儿的牙床与脸颊,针对胆小敏感的患儿,需要确保手法缓慢;③使用棉签、棒棒糖进行舌部训练,带动舌头进行上下摆动,使用奶瓶进行唇颊练习。在患儿进食情况下,加强其下颌的控制力。
感知训练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感统训练,已经在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的核心在于感官刺激输入,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理解,更为形象的将相应事物有效结合,改善患儿刻板行为,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而配合口部肌肉训练,主要是通过知觉刺激,使患儿口腔出现变化,改善患儿的呼吸、喉部、下颌与嘴唇,提高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转载)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