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一天午饭后阳光明媚,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后操场上散步,孩子们惊奇说道:
清清:“咦,快看这是我的影子,它会学我的动作!我走它也走。”
团子:“我会用影子做一只大灰狼的样子!”
克拉:“我的影子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
姜南:“你们看,国旗也有影子,房子也有影子!”
天天:“我发现太阳在我的背后往我身上照,我就也有影子啦!”
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随处都可以看见我们的影子。生活中影子时时刻刻都伴随着小朋友,同时也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乐趣,小朋友们对它非常熟悉,但又缺乏总体、科学的了解。为此从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开展了这次主题活动,帮助小朋友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2、课程叙事
(1) 影子——探秘
1、影子初讨论
对于影子,孩子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还有一些疑问,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初步的讨论“你对影子了解多少”,并以统计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那么,孩子们还有哪些想知道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关于影子,我想知道……
小王子:太阳有没有影子呢?
嘻嘻:影子有什么形状?
馨馨:影子是什么做的?
陶陶:挂在墙上的东西有影子吗?
芯茹:透明的东西有没有影子?
新博:影子有自己的影子吗?
柠檬:为什么影子没有彩色的?
晰妍:为什么影子没有眼睛、鼻子、嘴巴?
浩浩:为什么影子会变大变小?
小文:影子为什么会和我做一样的动作?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对影子的探索。
(2) 影子——发现
1、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我们很想知道影子到底是怎么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我们请爸爸妈妈一起帮忙来解答。孩子们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图书、搜索网络资料,完成影子小秘密的调查表。
我们还在绘本《影子是我的好朋友》中发现了影子的小秘密——
小结:原来影子是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这一科学原理。只要是能遮挡阳光的东西,都会有影子,光能透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但是无法透过人体或相框之类不透明的物体。
2、影子会动吗?
一天在户外建构区活动时,孩子们找出来一些圆筒准备开始搭建游戏。他们发现把圆筒立起来后每一个圆筒的影子都朝着一个方向。清清说:“这个影子现在是朝着这个方向的,它还会朝别的方向出现吗?”当我们关注到孩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后,便抓住这个兴趣点——影子会不会动展开了实验探索。
(1)老师说
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小实验,看看同一天里在不同的时间段影子的位置是不是一样的,它会发生什么变化?
(2)幼儿说
姜南:影子不仅长度发生了变化,连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天天:我在路灯下,影子短短的,离路灯远一点,影子就变得长长的了。
清清:圆筒在同一个位置,时间不一样,影子的位置和长度也不一样。
小结:原来,光源的角度、位置能改变影子的长度和位置。
3、为什么有些影子深有些影子浅?
在影子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在他们之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戴戴:为什么我的影子浅,你的影子深呢?
米琪:因为太阳大点,影子就会看得清楚一点!
(3) 影子——游戏
1、猜猜我是谁
晨谈活动时团子说:“昨天妈妈教我做了大灰狼的动作,我做得可像了!”于是我们请团子来示范。这时我想到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就是将孩子们的影子都拍下来,请爸爸妈妈们来找一找,哪个是自家的宝宝。
这个游戏活动引发了一次热潮,家长们纷纷加入讨论,有的家长从发型找到了孩子、有的家长从服装特点入手、有的家长从侧面脸部特征发现、有的家长向孩子们求助……这个游戏热度持续了两周的时间,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2、影子剧场
(1)影子是彩色的
影子只有黑色的吗?馨馨这天在小医院游戏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红色的透明塑料瓶在阳光的照射下,影子是红色的!
这一发现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思考,于是大家纷纷去寻找彩色的影子,结果发现影子也可以有五颜六色的,透明的物体上有什么颜色,它的影子就会是什么颜色。根据这一原理,以及结合之前我们欣赏过的皮影戏的经验,我鼓励孩子们也来用彩色的影子演一演。
(2)制作影子剧场
在这次的活动中,通过孩子的欣赏和自由讨论中,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极了,他们的创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可以说全班的小朋友都积极参与到创作中来,而且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始终是积极的。
反思本次活动的成功在于幼儿的课前经验准备充足,我们根据孩子的想象给予技能上的指导,由于平时孩子们一直在玩影子游戏,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幼儿能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所想,创作时显得特别愉悦,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很多的好作品。作为一名老师不是我说你做,而要善于激活孩子的思维,让孩子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思想,我们要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棒的。
(4) 影子——收获
《指南》中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就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而我们也恰恰利用大自然这本书,让孩子在做中学、在玩中体验、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和秘密。
对于幼儿:
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影子非常感兴趣,喜欢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光和影子现象及不同影像的特点,能积极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能感知光源强弱、与物品距离对影子大小形状的影响,体验影子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能在探究中用图画和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能用语言、绘画、歌唱、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现不同的影像,体验影子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通过探讨物体颜色深浅与影子颜色的关系,激发观察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对于家长:
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影子游戏“猜猜我是谁”,家长们不禁感慨,孩子们突然一下子都长大了,让我们不得不细细注意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要多关心、理解、支持孩子的行为和想法,加强亲子间的交流。
对于教师:
1、关注幼儿的兴趣点。
2、相信孩子的能力。
整个活动组织的过程中老师一直都是倾听者、支持者和观察者。老师不仅需要更多地去观察、理解、分析孩子的各种行为,而且更应当关注、关心孩子的研究和探索的过程。
三、结语
在关于影子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进行探究,一点一点地逐步感受和了解影子的特性,实验和动手操作的方式带给他们深刻的印象。从活动设计中可以看到,老师并没有给孩子太多的知识性的语言,而是在孩子大胆感受、实际操作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相互学习,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去思考、去寻求新的发现,使他们对事物的了解更加条理化、清晰化。
(供稿人:宜城中心幼儿园 罗娟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