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强调突出“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建构,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作业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检测语文学习实践成效,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双减”背景下,我校致力于如何丰富作业方式,注重做中学,努力开发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将“碎片化”的作业练习统整为“结构化”的单元项目研究。学生依托项目化学习,开展具有趣味性、层次性、探究性、开放性的作业实践,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三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将这一理念深入到单元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需求进行综合考量,探索并研究了三上语文第二单元的项目化作业。
本单元的主题为“金秋时节”,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编排进《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中,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秋天别样的风景。老师们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兴趣为抓手,设计了一系列新颖、生动、有趣的作业。
一、寻迹——与秋天合影
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寻找秋的身影,与秋合影,分享寻秋的喜悦。
二、抒情——写秋景美文
学生在走进秋天后,也学着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写出了一篇篇关于秋的美文,把自己眼中的秋天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诵秋——摘美词佳句
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摘抄与秋有关的美词美句进行积累,并做出装饰。
四、感恩——为祖国庆生
金秋时节迎来祖国母亲的生日,学生在美丽的秋天里,以书签的形式,展现出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
五、颂秋——吟别样秋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选择课内外的文章大声朗读,感受别样的秋景。
随着“双减”政策的稳步推进,三年级组的语文老师们以学生为本,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大胆践行创新作业,积极优化作业设计,将项目统整视域下的作业设计融于各个教学环节,拓展生活实践,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让他们在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拓展性的作业实践中,促进个性化表达、创造性学习、生活化体验、团队式协作,最终实现语言、思维、情感和能力的生长。从单一“写”的形式中走出来,让作业更加富有趣味性,更加具有吸引力。
(供稿人:荆溪小学 巢千丽)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