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铜官山北麓,秀色的西氿湖畔,宜兴市新街小学坐落于这一山一水之间。学校紧靠宜兴城区,依托环科园整体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走进校园,浓郁的向上、求真的文化气息迎面而来,哺育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新小师生。
学校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坚持德育为首,构建育人内容完善、学段层层递进、平台载体丰富、活动常态化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实效化,突出关键抓队伍,注重实效抓育人,努力构建学校发展新优势,形成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方位德育的工作理念。
学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精致常新,让每个人天天向上”的办学理念,以“精行日新”为校训,逐步形成了“怀德共进、励志竞先”的校风,“导向明理、问道求是”的教风,“寻真亮我、择善挺秀”的学风。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积极塑造新小学生良好形象;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关注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切实抓好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观念教育以及各类仪式教育,对学生渗透现代公民所需的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文化育人——“精行”氛围精创设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文化建设是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标志。长期置身于校园文化的特定氛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感染着学校师生,这种影响和感染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学校在传承、总结的基础上推行“精行文化”,形成新小精神和家园。
课程育人——“精行”课程重落实
德育课程求“实”。我校充分利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指导用书》以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全德育”要求,重点抓好“德育四课”:德法课、晨会课、班队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力求通过精心研究的德育课,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校本教材求“活”。我们精心编写德育校本教材《感恩教育》《礼仪教育》,民间艺术教材《猴棍》《剪纸》以及《跳绳运动教材》。《感恩》教育分上下两册,内容分别为感恩家庭、感恩老师、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在晨会,班会和地方课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能学会理解父母以及他人的付出,学会珍惜,学会延续。让学生学会感恩就是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处事哲学,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
活动育人——“精行”活动巧开展
每一个活动的开展,都是每一位学生见证自己成长的时刻,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还是一个梦想起航的开始。为此,我校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为学生搭建快乐成长的平台,打造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快乐生活、快乐实践的良好氛围,全方位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学校“精行”德育特色
1、以精行文化为本的“感恩 —我们在行动”主题教育。
我校立足实际,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的德育特色,开展“感恩 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坚持不懈的抓好。具体来说:低年级“知恩”教育,中年级“感恩”,高年级“报恩”和“施恩”教育,并逐步形成课程建设。同时,通过以下活动开展校级感恩教育:
常规活动:
(1)学校德育校本教材《感恩教育》,分上下两册,内容分别为感恩家庭、感恩老师、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在晨会、班会和地方课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能学会理解父母以及他人的付出,学会珍惜。
(2)经常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各种节日等主题阵地进行感恩教育,具体做到:感恩短句人人诵、感恩故事人人讲、感恩书信人人写、感恩事情人人做、感恩实践人人行。
重点活动:
(1)感恩——走进大自然,组织学生深入新街茶场、走进新街蔬菜大棚、林场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感恩——走进社区,组织学生走进大街小巷,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懂得感恩;
(3)感恩知孝——走进家庭,结合三八妇女节,组织学生每天为家里做至少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4)感恩知孝——走进养老院,开展敬老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2、以跳绳运动为媒的“绳”彩飞扬的新小润品行动。
学校基于校史、校情和校本特色资源,以跳绳文化为载体,为新小学子提供发展各项精神品质的德育活动体验方式,让学生将自身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之以恒,培养优秀品质,养成优秀品格。在跳绳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勇于挑战自我的道德品质。
(供稿人:新街小学 俞春海)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