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从孩子呱呱坠地,我们关注着孩子哭了、笑了、饿了,会走路说话了,去上学读书了,无论何时何地,孩子都是我们心头最深的牵挂。在“双减政策”下孩子们的每次双休日、每个节假日,我们都将用心用情陪伴他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次春游桃林,记录着孩子对春回大地奔跑运动的愉悦感受;一次采摘莲蓬,凝结着孩子对动手参与收获成果的劳动体验;一次登高赏菊,镌刻着孩子对传统习俗孝老爱亲的家族印记;一次踏雪寻梅,播种着孩子对唯美意境优雅生活的向美情怀。这里是桃小人共同营造的“灵动桃溪”家长学校空间,在汇聚向前的携手同行中,凝聚心的力量,谱写爱的华章,于陪伴关爱中浓郁孩子的幸福快乐,在合力教育中促进孩子的成长发展,传承起质朴厚实而又灵动隽永的桃溪特质。
一(2)班房钰然
房钰然妈妈:
想要做到让孩子真正成长、真正优秀、做到真正的减负,就需要做到让孩子自发学习, 而不是一直被推着赶着学习。作为家长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让孩子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且能够自我驱动去了解、去学习。家长的职责则是引导,而非干预。周末节假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走进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接近丰富的人文和生活,了解不同的民俗和文化,拥抱迥异的美食和美景,欣赏别致的建筑和自然,体验和陌生人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知道如何避险和遇险后自救。看到的世界大了,孩子才能更加自信、积极、豁达。
三(4)班蒋昀希
蒋昀希妈妈:
“双减”落地,孩子的家庭作业少而精致了,孩子在学校大部分作业都已完成,这既培养了孩子的学习习惯,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孩子可支配的时间变多了,可以做手工,阅读课外书等,拥有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
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多了,学习也会事半功倍。运动不仅能带来快乐的体验和感受,还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这学期,孩子参加了学校的踢跳队和舞蹈队,身体得到了锻炼,自信得到了提升,个性得到了充会发挥。
双减既没有减掉责任,也没有减掉质量,同时也更要求我们家长要给孩子做好学习的榜样,用心沟通,用心陪伴,与老师共同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六(5)班朱熙丹
朱熙丹妈妈:
“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实,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让家长角色回归,也让我重新思考: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理念和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越来越感受到学习型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生活习惯,接人待物的处事方法都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陪伴孩子和谐全面的发展,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善于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的课余时间多了,我会陪着孩子一起解锁生活新技能,我们一起做饭,打扫卫生,引导孩子参与到家庭建设中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力量。我们还会鼓励孩子进行各种兴趣爱好的尝试,一起阅读沟通,一起打球骑行,去发现身边点滴的小美好,去感受快乐运动的大魅力。通过丰富的课余生活,不仅增强孩子们认知事物,了解世界的能力,还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和创造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回归到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本质。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有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内卷,在自信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迎接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徐梅老师:
看书、唱歌、跳舞、体育锻炼……“双减”后的周末,孩子们不再被各种学科辅导班“纠缠”,家长也告别了在培训班“赶场”的日子,纷纷在朋友圈记录孩子们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余生活。
周末娃空了,家长们该怎样调整?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说,家庭教育的核心是陪伴,特别是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中,需要“共事”和“共情”。很多家长不会“共事”,只会督促孩子“你作业做了吗?作业做完了吗?”“双减”落地后,在双休日,父母需要有意识地陪孩子“共事”,这个过程中,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点。相比原先只是简单奔波于接送,现在对父母而言,其实做家长的“挑战”更大了,家长需要及时转变观念,珍惜亲子相处的时光。
(宜兴市桃溪小学)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